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子与》
《寄子与》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蓟门春散紫宸班,千里襜帷动客颜。

秋到白云生汉署,雨来寒色燕山

仙郎书札相忆傲吏风尘且未还。

天上即今旧好,谁怜曼倩谪人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傲吏(ào lì)的意思:指傲慢而自负的官吏。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蓟门(jì mén)的意思:指门庭草木繁盛的样子,形容景象美丽、繁华的样子。

即今(jí jīn)的意思:即刻,现在。

旧好(jiù hǎo)的意思:指旧时的友好关系或旧时的美好回忆。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书札(shū zhá)的意思:指书信、文书。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仙郎(xiān láng)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般的男子,也用来形容优雅、风度翩翩的男子。

相忆(xiāng yì)的意思:相互怀念、相互思念

燕山(yān shān)的意思:指山脉的名称,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雄伟。

紫宸(zǐ chén)的意思:指皇帝居住或办公的地方,也泛指帝王的宫殿。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子与》。诗中描绘了春天在蓟门的景象,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蓟门春散紫宸班,千里襜帷动客颜”描绘了春天在蓟门的景象,紫宸班代表皇宫,千里襜帷则象征着广阔的空间,春风吹过,触动了远行之人的思绪和情感。

颔联“秋到白云生汉署,雨来寒色满燕山”则通过季节的变化,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秋日白云飘渺,雨后寒气弥漫,燕山一片清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颈联“仙郎书札遥相忆,傲吏风尘且未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虽然身在官场,但心系友情,渴望与友人相聚。

尾联“天上即今看旧好,谁怜曼倩谪人间”则以神话故事为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现实的无奈,仿佛在说,即使在天上的神仙也能感受到人间的友情,又有谁能理解像曼倩这样的才子,如今却沦落人间的悲凉呢?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抒发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秋游雁荡道中

遥睇前峰已出奇,从今便合办新诗。

山灵似是知予意,拥翠来迎步步移。

(0)

踏莎行

月挂琼钩,日添绣线。绮花翻浪重帘卷。

风传环佩晓珊珊,画堂羯鼓催开宴。

翠缕香凝,玉膏酒滟。仙翁莫诉玻璃满。

凤衔丹诏下云霓。千秋长在黄金殿。

(0)

口占

午照当窗树影疏,静听㶁㶁水鸣除。

便将一日平分了,半用酣眠半读书。

(0)

明月楼

明月楼前可万家,凤山庵下日初斜。

风流耆旧消沉尽,空睇寒江耿暮霞。

(0)

长沙历冬无雪正月十日与客登卷云亭望西山始见一白莫夜复大作竹声萧然是日坐上分韵得云字

冬温气苦盭,玄冥未书勋。

薄雪殿馀腊,一夜收楚氛。

欢欣想农圃,润泽到蒿芹。

我亦破晓出,唤客来卷云。

苍苍西山树,栖此万鹤群。

爽气入病眼,幽怀惬前闻。

意到自举酒,语多祇论文。

薄莫势未已,飞花复缤纷。

还将萧瑟声,一一付竹君。

洗盏且更酌,清绝未酣醺。

(0)

寒食

江城吹笛晚风斜,城郭人稀噪乱鸦。

火冷烟青寒食过,家家门巷扫桐花。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