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诚贵知音,此道已如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白龙(bái lóng)的意思:指纯洁无暇、高尚无私的人或事物。
爨下(cuàn xià)的意思:指在困境或危险之中,能够保持冷静和镇定。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宫羽(gōng yǔ)的意思:宫中的羽毛,比喻宫廷中的美女。
孤桐(gū tóng)的意思:指孤独、孤立无援的状态。
贵知(guì zhī)的意思:贵重的知识,宝贵的智慧
积薪(jī xīn)的意思:积薪指的是积累柴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为将来的需要做好准备。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龙吟(lóng yín)的意思:龙吟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声音高亢、激昂,如龙吟之声。
摩娑(mó suō)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互摩擦、碰撞的声音。也用来形容人们争吵、争执的场面。
神物(shén wù)的意思:指神奇的物品或者具有非凡能力的物品。
时作(shí zuò)的意思:在特定的时机或环境下产生或发生
天然(tiān rán)的意思:指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或改变的。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琬琰(wǎn yǎn)的意思:形容珍贵的宝玉或美玉。
下材(xià cái)的意思:指能力或品德低下、不称职的人。
玄鉴(xuán jiàn)的意思:指深刻的教训或深远的启示。
峄阳(yì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志向远大,胸怀广阔。
一再(yī zài)的意思:多次重复或再三强调
枣栗(zǎo lì)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互依存,彼此关系密切。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中郎(zhōng láng)的意思:指受宠爱的官员或被提拔的人。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孤桐吟》,是明朝文人张煌言所作。诗人以孤桐为载体,寓言深远。首句“孤桐产峄阳,百尺巢风雨”,描绘了孤桐生长在峄阳之地,虽高大却独自承受风雨的形象,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接下来,“时作白龙吟,天然发宫羽”运用龙吟和音乐的意象,赞美桐木的自然韵律,犹如龙吟般激昂,音色纯净。
然而,孤桐的命运转折,“斫为爨下材,遂与枣栗伍”,被砍伐用于炊火,与普通木材无异,暗示了人才的埋没。“中郎秉玄鉴,勿因积薪阻”借中郎之眼,呼吁人们不应因其一时的平凡而忽视其内在价值。然后,“饰以琬琰姿,摩娑一再鼓”,描述了对孤桐进行精心雕琢,期待其发出清音。
最后两句“清声动天地,神物焕今古”,高度赞扬孤桐一旦被发掘,其美妙的声音能震撼天地,成为古今间的神妙之物。诗人借此表达对知音难觅、人才被埋的感慨,感叹识才之难,如同土中的明珠,暗含深深的惋惜之情。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张煌言独特的艺术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苏公武昌西山
灵均不醉楚人醅,秋兰蘼芜堂下栽。
九江仙人弃家去,吴市不知身姓梅。
东坡先生送二子,一丘便欲藏崔嵬。
脱遗簪笏玩杖屦,招揖鱼鸟营池台。
西山寂寥旧风月,百年石樽埋古埃。
洗樽致酒招浪士,荒坟空馀黄土堆。
但传言语古味在,一勺玄酒藏山罍。
邓公叹息为摩抚,重刻文字苍崖隈。
五年见尽江上客,两屐踏遍空山苔。
谢公富贵知不免,醉眼来为苍生开。
长虹一吐谁得掩,六翮故在何人摧。
横翔相与顾鸿雁,宝剑再合张与雷。
山猿涧鸟汝勿怨,天遣两公聊一来。
岂如屈贾终不遇,诗赋长遣后人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