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惟醴陵侯,曾为中郎赏。
亦有黄门公,著书继洨长。
安放(ān fàng)的意思:将物品或人安置好,使其处于适当的位置。
逋翁(bū wēng)的意思:指逃亡的老人。
凡响(fán xiǎng)的意思:形容声音宏亮、洪亮。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抚躬(fǔ gōng)的意思:抚摸自己的胸膛,表示懊悔、自责。
鼓琴(gǔ qín)的意思:指用手指或器物敲击琴弦,比喻引导、激发或推动别人做某事。
好古(hào gǔ)的意思:对古代事物或传统价值观念有着浓厚兴趣和追求,崇尚古风古韵。
绝学(jué xué)的意思:指卓越的学问或技能,超越一般的学术水平。
昆山(kūn shā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如美玉一般纯洁无瑕。
门公(mén gōng)的意思:门公指的是门前的守门人,比喻担任重要职务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岂肯(qǐ kěn)的意思:岂肯表示“怎么肯”、“怎么愿意”的意思,用于表示对某种行为或请求的不愿意或不愿意接受。
山斗(shān dǒu)的意思:指山峰相互对峙,争斗不休。
文采(wén cǎi)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优美、华丽,形容文章或言辞的风采和才华。
怏怅(yàng ch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不畅快,感到郁闷、不满意。
中郎(zhōng láng)的意思:指受宠爱的官员或被提拔的人。
此诗《杂咏(其二)》由清代诗人顾书城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人物与文学大家的风采,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景仰之情以及个人在追寻古风中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懿惟醴陵侯,曾为中郎赏”,以醴陵侯为引子,暗示了对古代文士的敬仰,中郎赏则暗指文学上的赞誉。接下来“鼓琴得其人,岂肯同凡响”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文学创作比作琴声,强调了文学作品的独特性和高雅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才华横溢之人的推崇。
“亦有黄门公,著书继洨长。文采更风流,逋翁餐其沆。”这里提到的黄门公和洨长,可能是借代或隐喻,强调了文学创作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其中蕴含的风流文采。逋翁餐其沆,则可能是指逋翁(古代文人)沉浸在文字的海洋中,享受着文学带来的精神滋养。
“昆山启绝学,山斗尤群仰。”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古代学者的智慧与成就,将他们比作照亮知识领域的明灯,被众人仰望。最后,“嗟予生苦晚,好古将安放。渺渺缅芳徽,抚躬徒怏怅。”诗人感叹自己生于晚世,未能亲见古代文人的风采,只能通过追忆与缅怀来寄托对古风的向往与敬意,内心充满了遗憾与惆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与学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现代社会中难以寻觅到同样精神境界的失落感。
江树春云久系思,秋杯准拟共君持。
空传建业三年论,却阻毗陵两日期。
别后声名心自惬,近来风采梦先知。
华灯若为行人卜,应向沙头访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