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叔 振 晓 上 梅 坡 小 亭 宋 /史 弥 宁 巡 檐 诗 袖 涨 寒 香 ,日 炙 南 枝 泫 晓 霜 。净 洗 宫 妆 转 明 洁 ,恰 如 汤 饼 试 何 郎 。
- 翻译
- 在寒冷的空气中漫步,衣袖上沾染着淡淡的香气,阳光照射下的南枝闪烁着早霜的晶莹。
洗净宫廷的妆容后更加明亮洁净,就像刚出锅的汤饼等待着品尝何郎的评价。
- 注释
- 巡檐:漫步庭院。
诗袖:衣袖上。
涨寒香:沾染着冷香。
日炙:阳光照射。
泫晓霜:闪烁着早霜。
宫妆:宫廷妆容。
转明洁:更加明亮洁净。
汤饼:刚出锅的面食。
试何郎:等待何郎品尝评价。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早春景象,通过对自然物象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艺术风格。
“巡檐诗袖涨寒香”,可见诗人在早晨漫步于檐下,诗意盈袖之中充满了梅花的清冷香气。这里的“寒香”既形容了梅花的独特香味,也烘托出一派清新脱俗的意境。
“日炙南枝泫晓霜”,则描绘了一幅温暖阳光照耀在梅树上,冰霜融化的情景。“南枝”通常指的是向阳之处的梅花,它们在初春的阳光下逐渐苏醒,而“泫晓霜”则表现了春日初升时分,微弱晨光中尚未完全消退的细小冰霜。
接下来的“净洗宫妆转明洁”,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之美与人工之饰进行了巧妙的对照。诗中的“净洗”指的是梅花清新的本色,而“宫妆”则暗示了人为的装饰和粉黛,两相比较,显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真挚之美的赞赏。
最后,“恰如汤饼试何郎”,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将梅花的清香比作烹饪时的汤饼,既形容了梅香的沁人心脾,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份美好境界的细腻体验与品鉴。这里的“何郎”可能是指某位知音或同行,可以分享这种美的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到感悟和深切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
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
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
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
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
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
自到郡斋仅经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闲走笔题二十四韵兼寄常州贾舍人湖州崔郎中仍呈吴中诸客
渭北离乡客,江南守土臣。
涉途初改月,入境已经旬。
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
版图十万户,兵籍五千人。
自顾才能少,何堪宠命频。
冒荣惭印绶,虚奖负丝纶。
候病须通脉,防流要塞津。
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削使科条简,摊令赋役均。
以兹为报效,安敢不躬亲。
襦裤提于手,韦弦佩在绅。
敢辞称俗吏,且愿活疲民。
常未徵黄霸,湖犹借寇恂。
愧无铛脚政,徒忝犬牙邻。
制诰誇黄绢,诗篇占白蘋。
铜符抛不得,琼树见无因。
警寐钟传夜,催衙鼓报晨。
唯知对胥吏,未暇接亲宾。
色变云迎夏,声残鸟过春。
麦风非逐扇,梅雨异随轮。
武寺山如故,王楼月自新。
池塘闲长草,丝竹废生尘。
暑遣烧神酎,晴教㬠舞茵。
待还公事了,亦拟乐吾身。
《自到郡斋仅经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闲走笔题二十四韵兼寄常州贾舍人湖州崔郎中仍呈吴中诸客》【唐·白居易】渭北离乡客,江南守土臣。涉途初改月,入境已经旬。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版图十万户,兵籍五千人。自顾才能少,何堪宠命频。冒荣惭印绶,虚奖负丝纶。候病须通脉,防流要塞津。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削使科条简,摊令赋役均。以兹为报效,安敢不躬亲。襦裤提于手,韦弦佩在绅。敢辞称俗吏,且愿活疲民。常未徵黄霸,湖犹借寇恂。愧无铛脚政,徒忝犬牙邻。制诰誇黄绢,诗篇占白蘋。铜符抛不得,琼树见无因。警寐钟传夜,催衙鼓报晨。唯知对胥吏,未暇接亲宾。色变云迎夏,声残鸟过春。麦风非逐扇,梅雨异随轮。武寺山如故,王楼月自新。池塘闲长草,丝竹废生尘。暑遣烧神酎,晴教㬠舞茵。待还公事了,亦拟乐吾身。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267c669d766648376.html
古诗十九首·其十二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中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