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宾鸿(bīn hóng)的意思:指客人很多,宾客盈门。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村落(cūn luò)的意思:指农村的聚居地,也用来形容偏僻、落后的地方。
镫火(dèng huǒ)的意思:指骑马时,马腹被烧热而发急跳跃的情况。比喻人遭到刺激后,情绪激动不安。
涤场(dí cháng)的意思:涤场指的是清除污垢,净化场所的意思。
低压(dī yā)的意思:指气压较低,也可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低落或环境气氛沉闷。
河梁(hé liáng)的意思:河梁是指河流的桥梁,引申为连接两地、沟通交流的纽带。
蛮歌(mán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高亢激昂,有力而美妙。
秋火(qiū huǒ)的意思:秋天的火焰,指秋季的繁忙和热闹。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桐花(tóng huā)的意思:指人生短暂,比喻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早霜(zǎo shuāng)的意思:早霜指秋天初霜出现的早晨,比喻事物的变化或者危险的预示。
瘴云(zhàng yún)的意思:比喻不好的事情连续发生,形势严峻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裕谷的《秋日感怀》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南国景象。首句“刺桐花老紫萸香”,以刺桐花的凋零和紫萸的香气,暗示了季节的转换,暗含时光流逝之意。次句“又听宾鸿唳早霜”,通过雁鸣声与早霜,渲染出清晨的冷寂,寓示旅人思乡之情。
“沙草寒依秋火白”描绘了沙地上的草在秋风中显得更加苍白,如同被霜火染过一般,画面凄凉。接着,“瘴云低压夕阳黄”一句,通过低垂的瘴气和泛黄的夕阳,展现了南方特有的气候特征,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压抑与沉闷。
“城头钟鼓初逢夜”转而写到夜晚的来临,钟鼓声响起,引出孤寂的夜晚。最后一句“好煞蛮歌清月下,不须镫火照河梁”,以蛮歌的清越与月光的皎洁,反衬出诗人对故乡灯火的怀念,表达了对安宁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都市繁华的厌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浓厚的怀旧与归隐之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