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践胆未尝,夫差心已误。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经 馆 娃 宫 唐 /于 濆 馆 娃 宫 畔 顾 ,国 变 生 娇 妒 。勾 践 胆 未 尝 ,夫 差 心 已 误 。吴 亡 甘 已 矣 ,越 胜 今 何 处 。当 时 二 国 君 ,一 种 江 边 墓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馆娃(guǎn wá)的意思:指人们因为贪图享乐而不思进取、追求虚荣的状态。
国君(guó jūn)的意思:国家的君主,指国家的统治者。
国变(guó biàn)的意思:国家的情势发生变化,形势发生重大转变。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娇妒(jiāo dù)的意思:形容女子因嫉妒而表现出的娇弱和生气的样子。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一种(yī zhǒng)的意思:表示某种事物或情况的特定类型,强调事物或情况的独特性或特殊性。
馆娃宫(guǎn wá gōng)的意思:指宫廷内部的争斗和勾心斗角。
- 翻译
- 在馆娃宫旁回望,国家的变故催生了娇媚与嫉妒。
勾践尚未尝胆以励志,夫差却已心迷误入歧途。
吴国灭亡已成定局,而越国胜利如今又在哪里展现?
那时的两位国君,最终都归于同样的江边坟墓。
- 注释
- 馆娃宫:古代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宫殿。
国变:国家的变故,这里特指越国对吴国的威胁。
娇妒:指西施的美貌与可能引起的宫廷嫉妒情绪。
句践:越国的国王,曾卧薪尝胆以图复国。
胆未尝:指勾践尚未开始‘卧薪尝胆’的故事,形容他尚在忍辱负重阶段。
夫差:吴国的国王,最终因宠爱西施等而使国家衰败。
心已误:指夫差因沉迷享乐而决策失误,导致国家走向衰败。
吴亡:吴国的灭亡。
甘已矣:已经甘心接受,这里指吴国接受了灭亡的命运。
越胜:越国的胜利。
今何处:现在又在哪里,疑问语气,反思胜利的意义和现状。
二国君:指勾践和夫差,两国的君主。
一种:同样的,相同的。
江边墓:他们都最终葬在了江边,暗示命运的相似性。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于濆的作品,名为《过馆娃宫》。诗中通过对古代吴越两国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于往昔荣华、兴衰更迭的感慨。
“馆娃宫畔顾,国变生娇妒。”
这两句描绘诗人站在馆娃宫旁边,回首往事之时,心中涌现出对历史巨变所引发的情感波动。馆娃宫是古代吴越争霸的象征,而“国变生娇妒”则透露了诗人对于昔日繁华国度因争斗而衰败的哀婉情怀。
“句践胆未尝,夫差心已误。”
这里,“句践”指的是越王勾践,而“夫差”是吴王阖闾。诗人借这两位君主之名,暗示他们在历史上的决策失误,最终导致国破家亡的悲剧。
“吴亡甘已矣,越胜今何处?”
此句表达了对昔日强盛国家如今不再存在的感慨。诗人问道,即便是曾经战胜对方的越国,现在又在哪里呢?这反映出历史无情、兴亡轮回的哲思。
“当时二国君,一种江边墓。”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将昔日争霸的吴越两个君主都归于一处的“江边墓”,强调了历史的终极平等与短暂。无论是胜者还是败者,最终都成为了尘土,留下的仅是一方冷清的墓地。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历史的反思,表达了一种超越功过、成功与失败之上的历史哲学,也展示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变迁的洞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陈桓洞箫引
雕虫不蠹柯庭竹,留得人间作鸣玉。
光凤寻仙叫紫禁,盘施水下桐枝宿。
月轮团露凝不流,冷光参差射双眸。
赤壁癯仙醉方醒,一声吹破君山秋。
古龙吟水湘烟湿,椎蛟潜舞波心碧。
曲终江上不见人,凄凄婺妇烟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