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画中物,惟耽画中趣。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问(bù wèn)的意思:不关心;不去询问。
不论(bù lùn)的意思:无论、不管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粉墨(fěn mò)的意思:指文人墨客的工作和生活,也可指书画艺术。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含毫(hán háo)的意思:形容非常小心,不敢稍微有丝毫疏忽。
缣素(jiān sù)的意思:指白色的丝绸,也用来比喻清白无暇、纯洁无瑕。
乐水(yào shuǐ)的意思:形容非常喜欢游泳、玩水。
乐山(lè shā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心境宽广。
眼光(yǎn guāng)的意思:
◎ 眼光 yǎnguāng
(1) [eye]∶视线
我讨厌他那种眼光
(2) [sight;vision;foresight;insight]∶观察事物的能力;观点
眼光远大
- 鉴赏
此诗《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其四十)》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虽无明确标题,但通过诗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的艺术欣赏态度。
首句“乐水不论船,乐山不问树”以水和山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并不拘泥于具体的载体或形式,而在于感受其内在的美与乐趣。接着,“不求画中物,惟耽画中趣”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强调的是在画中寻找和体验乐趣,而非仅仅关注画中的具体物体。
“想当含毫时,粉墨不待具”描绘了艺术家创作时的状态,即使在尚未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也能灵感涌现,挥毫泼墨。最后,“眼光落缣素,但觉风雨至”则形象地表现了艺术家的目光仿佛穿透纸张,直接感受到自然界的风雨变化,体现了艺术创作与自然界的深刻联系,以及艺术家对自然情感的细腻捕捉。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艺术欣赏的独特见解,即超越表面形式,深入体验其中蕴含的情感与自然之美,展现了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度牛轭岭
笋舆过浮梁,步上牛轭岭。
壁立缘线升,有足不敢逞。
猿挂凭藤萝,蜗旋疑陷阱。
磴危身欲堕,径仄路弗整。
回顾势更难,趾压后来顶。
半途无退悔,逾崖气悉屏。
峰尖得招提,山僧进以茗。
藉此稍憩息,龂腭蔽光景。
蜿蜒作数曲,五丁擘奇境。
行行复下山,赴壑蛇犹猛。
小人蹈险巇,君子习安静。
永怀垂堂言,一诗聊自警。
惜抱于九月十三日谢世
前得报我书,依然文字美。
虽窃心喜之,两端如首鼠。
再生恐再亡,天意不可恃。
历过冬与春,斯为真幸尔。
讵知阅三旬,再病不再起。
虽曰关命数,归迟失所止。
我哭不成声,猿肠寸断矣。
从兹吾道孤,那更爱其死。
但愧不能文,不敢作君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