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其四十》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其四十》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古风

乐水不论船,乐山不问树。

不求画中物,惟耽画中趣。

想当含毫时,粉墨不待具。

眼光缣素,但觉风雨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问(bù wèn)的意思:不关心;不去询问。

不论(bù lùn)的意思:无论、不管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粉墨(fěn mò)的意思:指文人墨客的工作和生活,也可指书画艺术。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含毫(hán háo)的意思:形容非常小心,不敢稍微有丝毫疏忽。

缣素(jiān sù)的意思:指白色的丝绸,也用来比喻清白无暇、纯洁无瑕。

乐水(yào shuǐ)的意思:形容非常喜欢游泳、玩水。

乐山(lè shā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心境宽广。

眼光(yǎn guāng)的意思:

◎ 眼光 yǎnguāng
(1) [eye]∶视线
我讨厌他那种眼光
(2) [sight;vision;foresight;insight]∶观察事物的能力;观点
眼光远大

鉴赏

此诗《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其四十)》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虽无明确标题,但通过诗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的艺术欣赏态度。

首句“乐水不论船,乐山不问树”以水和山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并不拘泥于具体的载体或形式,而在于感受其内在的美与乐趣。接着,“不求画中物,惟耽画中趣”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强调的是在画中寻找和体验乐趣,而非仅仅关注画中的具体物体。

“想当含毫时,粉墨不待具”描绘了艺术家创作时的状态,即使在尚未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也能灵感涌现,挥毫泼墨。最后,“眼光落缣素,但觉风雨至”则形象地表现了艺术家的目光仿佛穿透纸张,直接感受到自然界的风雨变化,体现了艺术创作与自然界的深刻联系,以及艺术家对自然情感的细腻捕捉。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艺术欣赏的独特见解,即超越表面形式,深入体验其中蕴含的情感与自然之美,展现了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过那霸人家

编蒲席地竹帘栊,六扇屏开面面风。

一种清香消不得,佛桑围在蛎墙中。

(0)

度牛轭岭

笋舆过浮梁,步上牛轭岭。

壁立缘线升,有足不敢逞。

猿挂凭藤萝,蜗旋疑陷阱。

磴危身欲堕,径仄路弗整。

回顾势更难,趾压后来顶。

半途无退悔,逾崖气悉屏。

峰尖得招提,山僧进以茗。

藉此稍憩息,龂腭蔽光景。

蜿蜒作数曲,五丁擘奇境。

行行复下山,赴壑蛇犹猛。

小人蹈险巇,君子习安静。

永怀垂堂言,一诗聊自警。

(0)

惜抱于九月十三日谢世

前得报我书,依然文字美。

虽窃心喜之,两端如首鼠。

再生恐再亡,天意不可恃。

历过冬与春,斯为真幸尔。

讵知阅三旬,再病不再起。

虽曰关命数,归迟失所止。

我哭不成声,猿肠寸断矣。

从兹吾道孤,那更爱其死。

但愧不能文,不敢作君诔。

(0)

魏野草堂

捷径终南迹已无,草堂犹听野人呼。

大名君相烦徵召,小隐溪山入画图。

剑外讴吟间寓客,窝中安乐老潜夫。

长途消尽轮啼铁,乡里高风说益都。

(0)

晚步

秋涨云俱阔,村欹树半遮。

落帆回暮雁,归犊载寒鸦。

坐石樵歌近,寻僧竹径斜。

行吟过小巷,澹月到山家。

(0)

独行

鸟语喜新晴,寻花每独行。

春烟和野色,夜雨变溪声。

敢以贫为病,翻缘酒得名。

诗书云有效,偏我负生平。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