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当木落先疑雨,院有僧期不愿晴。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静听(jìng tīng)的意思:安静地聆听。
客中(kè zhōng)的意思:指在他人的地盘上,客人应当遵守主人的规矩。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林峦(lín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峦连绵,密集如林。
木落(mù luò)的意思:指树叶脱落,也比喻人事物的衰败或失去原有的生机。
无寐(wú mèi)的意思:指夜晚无法入睡,形容心思牵挂、思虑繁多。
眼明(yǎn míng)的意思:形容视力敏锐,洞察力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
遥指(yáo zhǐ)的意思:远距离指向,用手势或目光指向远处。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在前(zài qián)的意思:在前指的是在某个位置或者顺序上位于前面。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中情(zhōng qíng)的意思:指掌握、了解事物的真正情况和内情。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虞山登高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每到林峦觉眼明”,开篇即点出作者对山林之美的独特感受,仿佛每一次踏入自然之中,都能让心灵得到净化和明亮。接着,“登高况是客中情”一句,既表达了身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也暗示了登高望远带来的豁达与超脱。
“山当木落先疑雨,院有僧期不愿晴”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山林中落叶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以及禅院中僧侣期待的好天气,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人的情感交织。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欹枕静听钟鼓报,推窗遥指涧泉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作者在夜晚,静静地听着寺庙中的钟鼓声,似乎在与自然界的韵律共鸣;推开窗户,远处的山涧泉水潺潺,仿佛是大自然最纯净的声音。这两句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可怜一夜清无寐,心在前峰梦未成”表达了作者因夜不能眠而产生的复杂心情。一方面,他被自然美景深深吸引,难以入眠;另一方面,心中或许还有未了之事或未尽之梦,使得梦境难以成真。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对生命、自然与自我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