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易以知险,履坦期同跻。
誓彼不复过,一笑驷马题。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包恢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情深厚和生命旅程的思考。开篇“乾易以知险”表明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警觉与理解,其中“乾”指的是天道、自然规律,“易”则是变化无常,而“知险”则意味着要洞察事物的危险与困难。在下一句“履坦期同跻”,诗人表达了在平坦之路上与朋友共同前行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坚定的友谊和共鸣。
接下来,“誓彼不复过”则透露出一种决心,不再重蹈覆辙,这可能是对过去某些经历的反思,也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承诺。紧接着“一笑驷马题”,这里的“驷马”是一种快马,比喻迅速而又自由的生活态度,“一笑”则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情绪,通过这样的行为或许是诗人对于某些烦恼与束缚的一种解脱。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旅程的深刻感悟,还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每一个字句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常笑博望侯,老死穷河源。
河源几万里,天派垂昆崙。
支流播九逆,砥柱疏三门。
行穿九地折,怒溢千里奔。
乐彼洧水源,近且具茨根。
寒泉发清池,藻鉴挠不浑。
引为琉璃陂,碧波媚蘋蘩。
逶迤入王城,顺下德可温。
全此上善性,利用岂无恩。
下有万艘济,旁列千夫屯。
持此安且静,用鉴暴与昏。
顷年时闻龙,渊室今应存。
秉简俗何陋,济舆惠亦烦。
谁知千载后,佛宫枕溪濆。
乔木上参天,绿竹盈短垣。
曾此埒金谷,神龙依祇园。
物理自古今,兴废复何言。
聊思郑国侨,殊胜汉张骞。
飘风非焚轮,触石生孤云。
逍遥王真人,行行傲世纷。
斋戒断荤臭,日诵浮屠文。
敝袍游江海,耻与狐貉群。
吐纳全真气,鬓发垂如银。
十年临池学,自许登右军。
谦谦卑自牧,处约人皆忻。
扁舟忽云徂,欲扳心殷殷。
丈夫重诀别,儿女徒云云。
常闻释氏说,精进在慇勤。
红尘易汩没,跋涉惫力筋。
不如巢华山,修炼如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