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门(biān mén)的意思:指偏僻的门户或小门,比喻迂腐、保守的观念或思想。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不存(bù cún)的意思:不存在、无法实现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康乐(kāng lè)的意思:指心情愉快、舒畅。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乐名(lè míng)的意思:指人们对于享有盛名、享乐的人的称呼。
破荒(pò huāng)的意思:破荒指开垦荒地,使之有人居住。也比喻开辟新事业或发展新领域。
色飞(sè fēi)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绚丽夺目。
山容(shān róng)的意思:指山的形态和容貌,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和风采。
世喧(shì xuān)的意思:指世间的喧嚣和嘈杂声音。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武陵(wǔ líng)的意思:指能武能文、兼具武艺和文化修养的人。
谢世(xiè shì)的意思:指人去世或物品损毁。
幽怀(yōu huái)的意思:形容内心深处的思念或忧愁。
云根(yún gēn)的意思:指家族或组织的根基牢固,底蕴深厚。
征棹(zhēng zhào)的意思:指征用的棹子,比喻征战。
武陵源(wǔ líng yuán)的意思:指美丽的山水风景。
- 翻译
- 每次移动船桨靠近岸边的云根,就感到内心与世间的喧嚣渐行渐远。
洁白的色彩如同天边的雪,远离了尘世纷扰,直抵水边的门户。
尽管荒野的美景仍如康乐年间般存在,但那些记录胜利的碑文已无迹可寻。
只要有这宜人的山水,足以让老夫留连,何必再去寻找那武陵源呢。
- 注释
- 移:移动。
征棹:船桨。
云根:岸边的树根,象征隐秘或宁静。
幽怀:幽深的心境。
世喧:世间喧嚣。
皓色:洁白的色彩。
天际雪:天边的雪景。
红尘:世俗尘埃。
水边门:水边的住所,象征隐居之地。
破荒:荒废的、未开发的。
康乐:指南朝时期,代指美好的时光。
名犹在:名声仍然留存。
字不存:碑文已不存在。
好山:美丽的山水。
容老子:足以容纳老夫。
武陵源:传说中的桃花源,象征理想的生活。
- 鉴赏
这首宋诗《题石门洞》是郑汝谐所作,诗人通过描绘石门洞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自己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首句“每移征棹并云根”写出了舟行至洞口,仿佛与云雾相连,暗示了山势之高和环境之清幽。接着,“便觉幽怀谢世喧”表达了诗人进入此地后心情的宁静,与尘世的纷扰隔绝。
“皓色飞来天际雪”运用比喻,将洞口的白色崖壁比作天际的白雪,增添了神秘而纯净的氛围。而“红尘不到水边门”则进一步强调了石门洞远离尘世的隐逸之感,门前的流水仿佛将世俗隔绝在外。
“破荒康乐名犹在,纪胜元章字不存”借典故抒怀,提到东晋名士谢灵运(康乐)和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元章),虽然他们曾游历此地,但如今遗迹已无,只有山水依旧。最后两句“但有好山容老子,何须更访武陵源”,诗人表示,这里山水之美足以让人心旷神怡,无需再去寻找如桃花源般的理想之地,表达了对石门洞的深深喜爱和留连忘返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生活的超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