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送袁七书记归朝》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临 洮 送 袁 七 书 记 归 朝 唐 /吕 温 忆 年 十 五 在 江 湄 ,闻 说 平 凉 且 半 疑 。岂 料 殷 勤 洮 水 上 ,却 将 家 信 托 袁 师 。
- 翻译
- 回忆起我十五岁时,在江边度过
听说平凉的事,心中半信半疑
- 注释
- 年十五:十五岁那年。
江湄:江边。
闻说:听说。
平凉:地名,位于甘肃省。
且半疑:一半怀疑。
岂料:没想到。
殷勤:热情周到。
洮水:古代中国西北的河流。
信托:托付。
袁师:指代某位名叫袁的老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开篇"忆年十五在江湄,闻说平凉且半疑"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那时年仅十五,在江边听闻关于平凉(今甘肃静宁)的消息而感到怀疑,这里既有对青春时光的留恋,也有一种未知世界的探索之情。
"岂料殷勤洮水上,却将家信托袁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感情。在洮水(今甘肃临洮河)之上,诗人对朋友的殷切关心溢于言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委托。这里的"却将家信托袁师",意味着诗人要把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或事情托付给即将离去的友人,这不仅显示了对朋友的深度信任,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未来的不安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关切,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诗中的意象既有空间上的移动(从江湄到洮水),也有时间上的流转(从十五岁到现在),这种交织的时空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五泄六首·其二第五泄
白蜺饮晴壑,一饮万人鼓。
腥风喷涎沫,下有神龙府。
倾崖与回薄,犷石佐虓怒。
十里骨立山,洗濯无撮土。
遥源杳何处,落地名第五。
客来泉亦喜,舞作千溪雨。
赤脚立雨中,衣沾翳厓树。
廿年成始至,重游在何许。
凭君铁锥书,一破苍苔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