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长为客,思乡况属秋。
树围平野阔,江涌众山浮。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孤棹(gū zhào)的意思:指孤独无助,没有依靠。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没有任何帮助和支持。
寄远(jì yuǎn)的意思:表示寄托思念之情,将心意寄托给远方的人。
缄书(jiān shū)的意思:指封存、保存信件,不让外人知晓其内容。
平野(píng yě)的意思:平野指的是平坦的大地,没有山丘或者丘陵。在成语中,平野常常用来形容平静、平稳的状态。
却望(què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怀不满意,希望得到更好的情况。
望云(wàng yún)的意思:形容盼望不已,期待心切。
无际(wú jì)的意思:没有边界,没有尽头
杳无(yǎo wú)的意思:没有踪迹、没有消息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丰城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首句“风烟杳无际”,以“风烟”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辽阔而迷茫的景象,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烟雾之中,暗示着旅途的遥远与孤独。接着,“孤棹去悠悠”一句,通过“孤棹”这一意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乘舟前行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漂泊之感。
“多病长为客,思乡况属秋。”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长期在外漂泊,身体多病,再加上秋天的到来,更加引发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秋天的萧瑟与诗人内心的孤独相互映照,使得思乡之情更加浓烈。
“树围平野阔,江涌众山浮。”这两句转而描写沿途的自然风光。树木围绕着广阔的田野,江水汹涌,群山仿佛在水中浮动。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广阔与深邃。
最后,“却望云中雁,缄书寄远愁。”诗人抬头望向天空,看到大雁在云中飞翔,不禁触发了写信寄情的想法,将远方的忧愁寄托于书信之中。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体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和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丰城道中的所见所感,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沉的内心世界。
江头作雪雪未成,北风吹云如有营。
驱车出门何所诣,一放吾目登高城。
城中繁雄十万户,朱门甲第何峥嵘。
锦机玉工不知数,深夜穷巷闻吹笙。
国家自从失河北,烟尘漠漠暗两京。
胡行如鬼南至海,寸地尺天皆苦兵。
老吴将军独护蜀,坐使井络无欃枪。
名都壮邑数千里,至今不闻戎马声。
安危自古有倚伏,相持默默非敌情。
棘门霸上勿儿戏,犬羊岂惮渝齐盟。
相思苦,君与我同心。鱼没雁沈沈。
是梦他松后追轩冕,是化为鹤后去山林。
对西风,直怅望,到如今。待不饮、奈何君有恨。
待痛饮、奈何吾有病。君起舞,试重斟。
苍梧云外湘妃泪,鼻亭山下鹧鸪吟。
早归来,流水外,有知音。
痛矣真源丧,纷纭物象来。
水轮今若此,世事亦宜哉。
上下车交辐,周旋斗转魁。
咸渊日微堕,仙窟月初开。
旁柅从为用,垂縆重亦回。
枘多初不晓,机密暗相该。
圃外沧浪泄,庭间霹雳摧。
玉飞千仞表,缨挂九泉隈。
翻覆殊难定,牵连巧自媒。
建瓴今比速,抱瓮此相哀。
平视曾无觉,深窥遂可猜。
团团释子壁,轧轧燕王台。
解见陶埏运,宁观将毂推。
造端原有发,汲用始知材。
本异道家意,定遭怡士咍。
转圆非雅具,攲器有深灾。
持满忘前监,相倾自下催。
流风无以复,视此一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