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庸被盗张诩有诗唁之因次其韵》
《陈庸被盗张诩有诗唁之因次其韵》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三尺龙泉八尺身,书生胆气惊人

亦遣偷儿我辈,还将直道斯民

风连蜀魄东方晓,雨洗荼?昨夜春

白舫望君心若渴,清川照我发如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舫(bái fǎng)的意思:指白色的船,比喻清白无辜。

胆气(dǎn qì)的意思:指勇敢、坚毅的勇气和胆量。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惊人(jīng rén)的意思:非常令人吃惊或震惊的事物或情况

龙泉(lóng quán)的意思:指非常珍贵的泉水或泉眼。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蜀魄(shǔ pò)的意思:指人死后灵魂所寄托的地方,也可指人离开后留下的气息或痕迹。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偷儿(tōu ér)的意思:指行为不端、不正当的人或事物。

我辈(wǒ bèi)的意思:指同一辈分的人,表示自己和同辈人的身份和地位。

心若(xīn ruò)的意思:形容心境平静、无所畏惧。

夜春(yè chūn)的意思:指夜晚的春天,比喻事物突然发生或出现。

直道(zhí dào)的意思:直接的道路或方法,指直接、径直、不拐弯抹角的行动方式。

知我(zhī wǒ)的意思:了解我自己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鉴赏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诗《陈庸被盗张诩有诗唁之因次其韵》以盗贼事件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陈庸被盗的关切与感慨。首句“三尺龙泉八尺身”,形象地描绘了陈庸的身材魁梧,手中所持宝剑象征着他的刚毅和才华。次句“书生胆气欲惊人”则赞美了他虽为文人,但胸襟壮志,敢于展现不凡气概。

第三句“亦遣偷儿知我辈”,暗指盗贼也被陈庸的正直人格所震慑,侧面烘托出他的道德品质。第四句“还将直道是斯民”,进一步强调了陈庸坚守正义,视公平正直为百姓的楷模。

第五、六句“风连蜀魄东方晓,雨洗荼?昨夜春”,通过自然景象,寓言陈庸的遭遇如同黎明前的风雨洗礼,预示着新的希望即将来临。最后两句“白舫望君心若渴,清川照我发如银”,表达了诗人对陈庸的深深思念,以及自己年华老去,但仍如清流般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赞扬了友人的品格,也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怀。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病中再送紫翁王使之任川南·其二

乐好人伦识鉴清,分来仁孝有深情。

穷愁似我能无死,疾痛呼君即所生。

治药兼劳陈仲举,传经总爱郑康成。

腐儒衰晚惭无补,感激知交泪欲倾。

(0)

癸酉元日作·其一

天鸡隐隐起空中,海日初烧混沌红。

气象新从三朔出,光华长与一人同。

欢将寿爵歌难已,老向高台舞更工。

无限春晖在芳草,青青先到白头翁。

(0)

增城万寿寺乞取丫兰之作·其二

丹丘白水胜潇湘,最产丫兰茎叶长。

有地欲求香祖种,无金枉入女花乡。

皆知服媚尊王者,更喜栽培出上方。

及此秋分分数本,争贻野客作归装。

(0)

重至何仙姑坛作·其二

蓬瀛只在相江湄,羽化云含少女姿。

石鼓虚无被发影,玉盆荡漾洗头时。

无多水碧金膏诀,绝妙芙蓉白雪辞。

终古仙灵多阒寂,笑他香雨逐瑶姬。

(0)

庚午元日作·其五

笼葱得到杖朝无,日日闺庭即玉壶。

方朔未衰频仰乳,老莱犹稚更将雏。

饥同食字神仙蠹,冻似啼霜子母乌。

一片春晖那媚得,油油草色羡蘼芜。

(0)

赋得六旬犹健亦天怜·其一

年高但愿似慈亲,白首长为膝下人。

六十未同蘧瑗化,九旬应返子桑真。

方刚帝与经营力,未老天留问学身。

菉竹诗篇教日诵,莫辞圭璧琢磨新。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