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寒欲去暮寒催。才相别,便追得。
觉来好梦仍须见。
这首《天仙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夜梨花图,充满了清幽与浪漫的气息。
“湘帘不隔玲珑月”,开篇即以“湘帘”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帘幕轻掩,却仿佛能窥见那轮玲珑剔透的明月,暗示着月光的柔和与清冷。接下来,“月圆都照梨花白”一句,将月光与梨花巧妙结合,月色如水般洒落,使得梨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洁白无瑕,如同冰雕玉砌,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晓寒欲去暮寒催”,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流转,描绘了从清晨到傍晚的景象变化。早晨的寒意似乎想要离去,但傍晚的寒意却迫不及待地接踵而来,这种时间的推移,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动态感,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才相别,便追得”,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赋予情感色彩,表达了一种即使分别,思念之情也难以割舍的感觉,仿佛时间与空间都在追逐着彼此,无法分离。
最后,“觉来好梦仍须见”一句,点明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关联,即使在梦中与所爱之人相聚,醒来后那份美好依然难以忘怀,仿佛梦境中的美好成为了一种永恒的记忆,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天仙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月夜梨花的美丽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湖海青灯旧,山林白发长。
进书犹秘府,封斧匆崇冈。
文墨流千古,功名付二郎。
长年不忘念,哀些谩悲凉。
君家作妇三日强,锦衾未暖鸳鸯床。
阿郎遽作远游别,三载菽水空襦裳。
采桑忽忽春风陌,郎归相逢不相识。
拦囊赠妾双黄金,妾心如冰介如石。
阿郎归来坐堂前,低头相视默不言。
郎心如此不易保,丑君一死沧波寒。
棱棱劲节秋霜句,断简风流映千古。
后来一种可怜人,却遣江津名妒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