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鵩栖门外,书萤恋案间。
遥知为蝶乐,梦去竟忘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的《挽陈子贞秀才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其才华的惋惜之情。
首句“皇天闻与善”,开篇即以“皇天”象征上天或命运,暗示逝者生前的善良与美德得到了上天的认可。接着,“之子命何艰”则转折,指出逝者生命的历程充满了艰难与挑战,命运多舛。
“种苗徒见秀,覆篑不成山”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逝者比作被精心培育却未能长成巍峨高山的幼苗,形象地表达了对逝者才华未能充分展现的遗憾和惋惜。
“赋鵩栖门外,书萤恋案间”描绘了逝者生前的生活场景,通过“鵩”(一种象征不祥的鸟)和“书萤”(借指读书人),以及“案间”这一细节,展现了逝者虽身处逆境,但依然坚持学习、追求知识的精神面貌。
最后,“遥知为蝶乐,梦去竟忘还”表达了对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的美好想象。这里借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暗示逝者在另一个世界可能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快乐,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不舍和对其灵魂安息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才华未尽展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