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水寻山到三岩,不知身尚在人间。
- 鉴赏
这首诗《三岩》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寻幽探胜的山水画卷。
首句“渡水寻山到三岩”,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行旅图景,仿佛读者也随着他一同穿越山水,探寻未知的境地。这里的“三岩”既指具体的地理景观,也象征着心灵深处的隐秘所在,蕴含着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不知身尚在人间”,这一句情感深沉,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浸与忘我。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世俗的烦恼似乎都已消散,身心得到了彻底的放松与净化。这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让人不禁感叹于自然之美带来的精神慰藉。
接下来,“霜天晴日青松下”,画面逐渐清晰,诗人将视线聚焦于一片宁静的松林之中。霜天的清冷与晴日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而青松则成为这幅画面的主角,它不仅赋予了环境以生机与活力,更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借问谁能伴我闲”,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在如此美妙的自然环境中,能够找到一个能与之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的人,无疑是一种难得的幸运。这句话既是对理想伴侣的渴望,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纯净情感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在韩淲的笔下,三岩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心灵的归宿,是精神世界与自然界的完美融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孙处士挽诗
孙君高世士,养晦烟萝中。
三秀咽沆瀣,九还炼芙蓉。
所期后天老,辟谷追赤松。
谁云金石姿,翻与蒲柳同。
倏若朝露晞,洎若逝水东。
黄山失故色,白杨起悲风。
潜德未昭晰,遗恨无终穷。
些馀蒿里曲,猿鹤啼苍空。
种善堂为仁和王惟善赋
武林有佳士,医术能专攻。
一从来京师,市隐阛阓中。
济人居善药,卓有宋清风。
所居矧幽寂,梧竹纷成丛。
橘井湛秋绿,杏花媚春红。
孜孜务种善,阴德日已崇。
愿言慎终始,无亏平昔功。
它年方伎传,令誉垂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