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吼万维那慧均典客请佛舍利于栖贤·其三》
《送吼万维那慧均典客请佛舍利于栖贤·其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生当末法违时尘刹身心愿奉之。

布地岂辞头发短,然灯古佛几曾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刹(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埃飞扬的地方,比喻热闹繁华、喧嚣拥挤的场所。

辞头(cí tóu)的意思:指言辞的开头或开端。

古佛(gǔ fó)的意思:古老的佛像,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质超凡脱俗。

几曾(jǐ zēng)的意思: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事情或状态,现在已经不存在或改变了。

末法(mò fǎ)的意思:指一个时代或社会的末期,即即将走向灭亡的状态。

然灯(rán dēng)的意思:形容灯火辉煌、明亮。

身心(shēn xīn)的意思:指言行一致,身体和心灵都积极地付诸实践。

头发(tóu fà)的意思:指人的头上的毛发。

违时(wéi shí)的意思:违反规定的时间。

心愿(xīn yuàn)的意思:心愿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愿望或期望。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追求。首句“生当末法已违时”暗示了诗人身处一个佛法衰微的时代,但其内心仍坚守信仰,不愿放弃。接着,“尘刹身心愿奉之”表明诗人愿意以自己的身心去侍奉佛法,体现了其对佛教的深厚情感和献身精神。

“布地岂辞头发短”一句,以“布地”比喻铺满大地的僧侣,形象地展现了佛教徒为传播佛法所付出的努力,即使头发生长的速度较慢也无所畏惧。“然灯古佛几曾知”则通过反问,强调了佛法的深远与古老,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可能超出了人们的认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对佛法在世间传播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深远影响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游明昌寺

化国景舒长,明昌移佛日。

川拥恒河沙,殿耀金天质。

忍草布祇林,昙花函贝帙。

应钵石龙吟,焚身香象轶。

经过初地变,徙倚上方密。

传经侍海童,听法环鲛室。

仙路十洲通,人寰三岛谧。

居上谁开山,太守毗耶匹。

万口协讴歌,四郊戴宁一。

指麾若响应,劝募争输率。

经营欢子来,变化潜神肸。

云岩映绮栊,鳌岫攒幽洁。

遂令宝岭隈,倏尔珠宫别。

罗江当水门,形胜增巀嵲。

功参造化权,扶舆产英杰。

作者去思存,崇报永无辍。

仆本江海人,红尘厌纷涅。

堂希绿野閒,恩许鉴湖佚。

平生好游玩,到处耽禅悦。

山水发清机,风泉畅澄澈。

遐览意何雄,冥搜念已折。

空门如可逃,即此回前辙。

(0)

虞美人草

忆昔鸿门碎玉杯,八千兵尽楚人哀。

可怜一代倾城色,别却重瞳盖世才。

祇有英魂依弱草,漫将香骨掩蒿莱。

花时犹似丹砂艳,长向东风几度开。

(0)

自宾州历柳庆诸边堡点阅

龙城千队肃貔貅,简练提防正及秋。

欲使郊原无猛虎,早从屯戍买耕牛。

翩翩鸟道冲岚度,历历菁林揽辔游。

多少疮痍凭问讯,使君非是漫夷犹。

(0)

明妃词用储光羲韵·其二

妆镜朝开只自悲,琵琶哀怨写新词。

可怜玉貌都憔悴,不似君王顾盼时。

(0)

湖中三屿·其二

高步岩廊玉案仙,鄙人何幸奉宾筵。

三山小景半泓碧,一叶轻舟五月天。

风护荷香凝翠浪,月将琼液下丹田。

主人兴发客不去,沉醉都忘水满船。

(0)

登飞来十九福地

何处飞来鸑鷟峰,层崖嵂崒散芙蓉。

烟迷万象开禅室,风落千岩响梵钟。

金锁迹荒潭水静,玉环情断洞云重。

遥思帝子登高处,犹向丹函觅旧封。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