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暮 春 江 上 送 别 明 /赵 今 燕 一 片 潮 声 下 石 头 ,江 亭 送 客 使 人 愁 。可 怜 垂 柳 丝 千 尺 ,不 为 春 江 绾 去 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垂柳(chuí liǔ)的意思:形容柳树的枝条向下垂,比喻心情低落或失意。
春江(chūn jiāng)的意思:春江指的是春天的江河,是形容春季景色美丽、生机勃勃的意象。
客使(kè shǐ)的意思:指派外交使者或使节,进行外交交流和沟通。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柳丝(liǔ sī)的意思:指形容柳树枝条柔软、摇曳的样子。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使人(shǐ rén)的意思:使人指的是某种行为或者事物能够让人产生某种感受或者影响人的心情。
石头(shí tou)的意思:形容事物出乎意料地惊人或巨大。
送客(sòng kè)的意思:指送别客人离开。
下石(xià shí)的意思:指在别人已经失势时再加以打击或陷害,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在江边送别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离别的伤感。
首句“一片潮声下石头”,以潮水的声音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潮水缓缓地向下流淌,仿佛是时间的流逝,预示着离别的不可避免。这里的“石头”可能是江边的一块岩石,也可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象征着不变的自然与永恒的时间。
第二句“江亭送客使人愁”,直接点明了场景的核心——在江边的亭子里送别朋友。送别总是让人感到忧愁,尤其是暮春时节,万物即将进入休眠或凋零的状态,这种离别更添几分凄凉。这一句通过“使人愁”三个字,将读者的情感直接引入到送别的哀愁之中。
第三句“可怜垂柳丝千尺”,运用了“垂柳”的意象,柳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之情,因为“柳”与“留”谐音,意味着挽留之意。这里说“垂柳丝千尺”,形象地描绘了柳枝的长和密,仿佛是无尽的思念和不舍。同时,“可怜”二字表达了对这美丽景象的怜惜,也暗含了对离别之苦的同情。
最后一句“不为春江绾去舟”,意思是说,这长长的柳丝并不愿意将离去的船只紧紧系住,暗示了即使有再多的依恋和不舍,也无法阻止离别的事实。春江水涨,船只终究要驶向远方,留下的是送行者无尽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送别时的哀愁与无奈,以及对友情和离别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友上边
壮年游远塞,失意去从军。
剑在犹凝血,家空未策勋。
乡心悬夜月,杀气暗秋云。
近日方知命,兵书欲尽焚。
送北涧常州住院
一生玉雪照人间,古意因君唤得还。
丹凤未应栖恶木,白云又见出空山。
吟分柳色春风暖,船载梅花月夜闲。
从此共谁歌大雅,羁孤寒影欲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