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蔽日(bì rì)的意思:形容阴云密布或烟雾浓厚,遮蔽了太阳,使光线变得昏暗。
趁凉(chèn liáng)的意思:在凉爽的地方休息或享受,利用有利的时机做某事。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广厦(guǎng shà)的意思:广厦是指宽敞而高大的房屋,也可以比喻宏伟的建筑物或庞大的机构。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解纳(jiě nà)的意思:解开束缚,获得自由。
烹茗(pēng míng)的意思:泡茶、煮茶
却非(què fēi)的意思:表示事实与常识相反,与过去的情况相反。
商量(shāng liɑng)的意思:商量指的是双方或多方之间相互协商、讨论、达成共识的行为。
所事(suǒ shì)的意思:指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务。
无逸(wú yì)的意思:没有安逸,指没有闲暇、没有安闲的时光。
燕雏(yàn chú)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才或事物。
赢得(yíng de)的意思:获得胜利或成功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消夏八咏》系列中的第四首,题为“趁凉”。诗中表达了夏日登高避暑的乐趣,以及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宁静。
首句“谁云广厦不知暑”,以反问的方式,暗示即使是宽敞的大厦也无法完全隔绝暑气,而诗人选择登高台则有意借此避开炎热。接着,“偶陟高台亦趁凉”描绘了诗人偶尔登上高台,享受片刻清凉的情景。
“竹解纳风还蔽日”运用拟人手法,写竹子懂得迎风而立,既能遮挡阳光又能引入凉风,形象地展现了夏日竹林的宜人之处。诗人的心境在“心存无逸却非忙”中得以体现,他虽然看似悠闲,但并非无所事事,而是心境平和,内心充实。
“收来荷露堪烹茗”写诗人采集清晨的荷露,准备烹茶,体现了对生活的细致品味和对自然的亲近。下一句“伏出燕雏才下梁”则描绘了新生命的诞生,燕雏刚刚离开巢穴,增添了生机盎然的夏日景象。
最后两句“赢得昼长何所事,重翻旧稿一商量”,诗人感慨夏日昼长,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静心翻阅旧稿,进行思考和创作,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专注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夏日登高、品茗赏景,寓含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把握和对内心世界的沉思,展现出清代皇家诗人的闲适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