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邓国材水墨寒林》
《题邓国材水墨寒林》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人间那得山川,船上渔郎便是仙。

岭外头江尽处,问渠何许洞中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èngguócáishuǐhánlín
sòng / yángwàn

rénjiānshānchuān
chuánshàngláng便biànshìxiān

yuǎnlǐngwàitóujiāngjìnchùwèndòngzhōngti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洞中(dòng zhōng)的意思:指陷入困境或进退维谷的境地。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岭外(lǐng wài)的意思:指距离自己所在地较远的地方。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外头(wài tou)的意思:指在外面、在外部,与“里头”相对。

渔郎(yú láng)的意思:渔民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注释
山川:壮丽的自然景色。
渔郎:打鱼的人。
仙:神仙,超凡脱俗的人。
远岭:遥远的山岭。
江尽处:江水的尽头。
问渠:询问他。
何许:何处,哪里。
洞中天:指隐秘的、如仙境的地方。
翻译
人世间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山水,船上的打鱼人仿佛就是神仙。
在远处的山岭之外,江水的尽头,询问他那里的洞天福地是何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和高远志趣。诗中通过渔郎在船上的形象,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人间那得个山川,船上渔郎便是仙"这两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在平凡的人间,有些地方或事物,如同仙境一般,而那些在这些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如渔郎,便如同仙人一样。

"远岭外头江尽处,问渠何许洞中天"则是诗人借景抒情,用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这里的“远岭”、“江尽处”营造了一种边际之地的氛围,而“问渠”则是在这种环境中诗人心中的疑惑与追求,"何许洞中天"更是表达了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究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桂林峰

第八峰高是桂林,安期曾度马明生。

个中自有通仙路,拂袖天香影里行。

(0)

永福寺

永福丛林古道场,烟霞深处白云堂。

木鱼堂下常虚设,击动龙王无处藏。

(0)

送蒋时举归养

秋风起兮白云飞,南国远兮心欲归。

归心切兮亲庭闱,复相见兮在何时。

(0)

重叠金/菩萨蛮·其三除日立春

银幡彩胜参差剪。东风吹上钗头燕。一笑绕花身。

小桃先报春。新春今日是。明日新年至。

擘茧莫探官。人间行路难。

(0)

贺新郎·其一题双溪冯熙之交游风月之楼

倦整摩天翼。笑归来、点画亭台,按行泉石。

落落元龙湖海气,更著高楼百尺。

收揽尽、水光山色。

曾驾飙车蟾宫去,几回批、借月支风敕。

斯二者,惯相识。玲珑窗户青红湿。

夜深时、寒光爽气,洗清肝膈。

似此交游真洒落,判与升堂入室。

有万象、来为宾客。

不用笙歌轻点涴,看仙翁手搦虹霓笔。

吟思远,两峰碧。

(0)

送龚实之赴官南安十韵

气合论文地,魂销惜别筵。

离亭芳草外,飞盖落花前。

北阙旧通籍,南州先著鞭。

郤诜丹桂早,莱子綵衣鲜。

侧耳聆佳政,成名及妙年。

因风能见忆,得句会须传。

筮仕聊栖棘,驽才阻泛莲。

交情期岁晚,会面数秋天。

莆水浮春树,桐城际暮烟。

龚黄真忝窃,末路共腾骞。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