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陌上花八首·其六》
《陌上花八首·其六》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临安城郭池台,曾是香尘扑面来。

不见当时翠軿女,今年陌上又花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池台(chí tái)的意思:池台是一个指代园林中的亭台建筑的成语,意为水池边的亭台。在引申义中,池台也可指代住宅或官邸中的亭台。

翠軿(cuì pēng)的意思:形容植物绿得鲜艳。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临安(lín ān)的意思:指临时安顿、临时借宿的意思。

扑面(pū miàn)的意思:形容气味、声音、景象等直接冲击到人的面前。

香尘(xiāng chén)的意思:形容香气四溢,香烟弥漫。

注释
临安城郭:指临安(古代地名,今杭州)的城市建筑。
半池台:形容只剩下了部分昔日的繁华景象。
曾是:过去曾经。
香尘:香气如尘,形容女子乘坐的车辆经过时带起的香气。
扑面来:直扑面而来,形容香气浓郁。
翠軿女:穿着翠绿色马车的女子,富贵人家的女性。
今年:今年此时。
陌上:道路两旁,田野间。
又花开:新的花朵又开始开放。
翻译
临安城的城墙和楼阁如今只剩下一半,当年繁华时香风扑面的景象还历历在目。
那些曾经的美女乘坐翠绿马车的身影已不再见,今年路边的花朵又再次盛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昔日繁华的回忆和眼前景色的对比,展现出历史变迁与自然永恒的主题。首句“临安城郭半池台”点出临安的壮丽风光,曾经这里车水马龙,美女如云,繁华一时。“曾是香尘扑面来”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热闹与奢靡,女子们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然而,接下来的“不见当时翠軿女,今年陌上又花开”则转而抒发感慨。翠軿女指的是华美的马车中的女子,她们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陌上一年一度的花开,象征着时光流转,人事如梦。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沉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临安城的今昔对比,寓言式地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无情,具有浓厚的历史沧桑感和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途次(一作落日)望乡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0)

和宋太史(一作大使)北楼新亭

返耕意未遂,日夕登城隅。
谁谓山林近,坐为符竹拘。
丽谯非改作,轩槛是新图。
远水自嶓冢,长云吞具区。
愿随江燕贺,羞逐府僚趋。
欲识狂歌者,丘园一竖儒。

(0)

宿武阳(一作陵)即事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
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馀。

(0)

送吴宣从事(一作送苏六从军)

才有幕中士,宁无塞上勋。
汉兵将灭虏,王粲始从军。
旌旆边庭去,山川地脉分。
平生一匕首,感激赠夫君。

(0)

京还赠张(一作王)维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
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

(0)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一作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