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宾萌(bīn méng)的意思:指儿童或幼小的动物可爱、招人喜欢。
宾客(bīn kè)的意思:指客人、宾馆等接待来访的人。
持节(chí jié)的意思:指官员或军队中的领导者在充当使命的同时,能够坚守原则,不为个人私利而动摇。
幢葆(zhuàng bǎo)的意思:指人的面部表情或动作,形容害羞或害怕的样子。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大好(dà hǎo)的意思:形容非常好、非常美好的状态或情况。
第宅(dì zhái)的意思:指宅院的主人非常有地位和权力。
帝里(dì lǐ)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或宫廷。
风日(fēng rì)的意思:指风和日光,形容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宫漏(gōng lò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比喻人的寿命有限。
觚棱(gū léng)的意思:指物体的棱角突出、锋利。
后主(hòu zhǔ)的意思:指朝代末代皇帝或君主。
金阙(jīn què)的意思:指帝王宫殿前的金阙门,比喻极其崇高、难以企及的地位或宝贵的机会。
京国(jīng guó)的意思:指国都,也可用于形容地位高贵、权势显赫的人。
联吟(lián yín)的意思:指两首或多首诗歌相互呼应、相互对答,形成一种和谐的联结。
鹭鹓(lù yuān)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丑陋。
明光(míng guāng)的意思:明亮的光芒,指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品质。
前后(qián hòu)的意思:指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
省识(shěng shí)的意思:省悟,领悟到事物的真正意义或道理。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温纶(wēn lún)的意思:温暖和柔和的纱线。形容言辞温和,不刺人。
吴下(wú xià)的意思:指吴国的下属,比喻处于较低的地位或被人轻视。
香烟(xiāng y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的气味香浓,或者形容事物的味道浓烈。
寻春(xún chūn)的意思:寻找春天的到来或寻找春天般的美好事物。
艳阳(yàn yáng)的意思:指明亮、照人的阳光。
阳风(yáng fēng)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春风,形容春天的和煦气候。
驿路(yì lù)的意思:指旧时驿站的道路,也比喻官道或交通要道。
吟席(yín xí)的意思:吟诵诗文时坐着的席子,形容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
莺花(yīng huā)的意思:莺花是指杨柳和桃花,也用来形容美丽的花朵。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玉勒(yù lè)的意思:指马儿的脖子上戴着玉饰,形容马儿的品质高尚。
元宵(yuán xiāo)的意思:指在元宵节吃元宵,也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根源。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紫陌(zǐ mò)的意思:指紫色的道路,比喻美好的环境或繁华的街道。
奏对(zòu duì)的意思:指两人或多人合作默契,互相呼应,达到协调一致的境地。
- 鉴赏
这首《帝台春》是清代诗人俞樾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樵方伯入京述职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官场的庄严与和谐,以及文人雅士间的深厚情谊。
“幢葆启戟,迢迢赴京国。”开篇即以“幢葆”、“戟”等皇家仪仗象征竹樵方伯的尊贵身份,同时“迢迢”二字则描绘出其远行的壮阔景象。接着,“驿路早梅,喜挈清娱,同寻春色。”通过早梅的开放,不仅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也寓意着竹樵方伯在旅途中的喜悦与轻松心情。这一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画面。
“咫尺觚棱金阙近,听宫漏、鹭鹓祥集。”这里运用了“觚棱”、“金阙”等宫廷建筑的象征,强调了竹樵方伯即将接近京城的庄严肃穆感。同时,“宫漏”、“鹭鹓祥集”则进一步烘托出宫廷的宁静与祥和,以及文官们的和谐共处。这一段描绘了竹樵方伯进入京城后的场景,既有对权力中心的敬畏,也有对和谐氛围的赞美。
“驰玉勒。行紫陌。返第宅。”“驰玉勒”、“行紫陌”描绘了竹樵方伯在京城内的行进过程,玉勒代表了高官的坐骑,紫陌则是京城内繁华的道路,这两句既体现了其身份的尊贵,也展现了京城的繁华与热闹。“返第宅”则暗示了他回到自己的住所,预示着接下来的活动将更加私密和放松。
“召宾客。再省识帝里,莺花过,元宵后、大好艳阳风日。”这一段描述了竹樵方伯在京城期间的社交活动,邀请宾客来访,再次体验帝都的繁华与美丽。元宵过后的大好时光,不仅有莺歌燕舞的春日景象,还有与宾客共享的欢聚时刻,体现了文人雅士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生活情趣。
“应有温纶自天降,前后主恩四持节。”“温纶”指的是皇帝的诏书,这里表达了竹樵方伯受到皇帝恩赐的荣耀与感激之情。前后主恩四持节,则意味着他在仕途上得到了多次的提拔与信任,体现了其政治生涯的辉煌成就。
“与吴下宾萌,又重联吟席。”最后两句点明了竹樵方伯与来自江南的宾客再次相聚,共同吟诗作赋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文人雅士间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帝台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竹樵方伯入京述职的过程,也深刻地反映了清代官场的风貌、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以及对权力、荣誉与友情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