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谢 韩 菊 山 道 院 诗 宋 /叶 茵 正 传 国 子 先 生 印 ,远 访 松 陵 隐 士 庐 。二 十 四 篇 风 月 句 ,几 千 万 卷 圣 贤 书 。地 偏 自 觉 因 人 重 ,日 涉 从 教 与 世 疏 。已 戒 园 丁 多 种 菊 ,重 来 对 菊 脍 鲈 鱼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国(chuán guó)的意思:传国意指传承国家的基业,传播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国子(guó zǐ)的意思:指天下的学生,也指国家的学问、教育事业。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松陵(sōng líng)的意思:指人在困境或压力下,能够保持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
贤书(xián shū)的意思:指有智慧和学识的人所写的书籍。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隐士(yǐn shì)的意思: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人,也可以指对世俗生活不感兴趣,追求自我修养的人。
园丁(yuán dīng)的意思:指照料花草树木的人,也比喻照顾、教育他人的人。
正传(zhèng zhuàn)的意思:指正统的传记或正式的传承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自觉(zì jué)的意思:主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状态或责任。
二十四(èr shí sì)的意思:指人的能力、智慧或技能非常高超。
- 翻译
- 正式授予国子监先生的印信,他远行拜访松陵的隐居者住所。
他拥有二十四篇描绘风花雪月的诗篇,阅读过数千万卷圣贤的经典著作。
因为地方偏远,他自知是因为他人看重才显得重要,每日涉足其中,与世隔绝。
他已经吩咐园丁多种植菊花,期待再次来访时能与菊花相伴,享用鲈鱼佳肴。
- 注释
- 松陵:古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隐士庐:隐士的居所,指远离尘世的住所。
风月句:指描写自然景色和情感的诗句。
圣贤书:指儒家经典和其他重要文献。
地偏:地理位置偏远。
日涉:每日涉足,形容常在其中。
园丁:园艺工人。
脍鲈鱼:切细的鲈鱼片,泛指美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叶茵的作品,表达了她对知识和智慧的尊崇,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正传国子先生印”一句,国子即国学,是古代最高教育机构的名称,国子先生指的是那里讲学的老师,这里提及说明诗人对于传承文化和学习的重视。“远访松陵隐士庐”,则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松陵隐士庐可能是某位高洁之士的居所。
“二十四篇风月句”可能指的是《楚辞》中的诗歌,这些作品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著称,是古代文人学习模仿的对象。"几千万卷圣贤书"则表明了诗人对浩如烟海的典籍的敬仰, saint 贤书指的是儒家经典及其他圣哲之书,这些书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道德规范。
“地偏自觉因人重”一句,意味着由于诗人的特立独行,她在偏僻的地方也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日涉从教与世疏"则表明诗人每天都在学习和实践中与世俗保持一定的距离,追求精神上的独立和清高。
最后两句“已戒园丁多种菊,重来对菊脍鲈鱼”则写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已戒园丁多种菊"表明诗人已经告诫园丁不要再种植太多的菊花,这可能是出于一种审美的考虑,或者是因为她认为物极必反,不希望过度追求某一件事物。而“重来对菊脍鲈鱼”则描绘了一幅诗人与菊花、鲈鱼相伴的情景,显示了她淡泊明志,对简单生活的喜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