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句十首·其七》
《绝句十首·其七》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银汉斜倾玉漏残,钗虫熠熠清寒

最怜今夜下弦月,一半娑婆树不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清寒(qīng hán)的意思:指贫困、清贫的生活状态。

娑婆(suō pó)的意思:指尘世间,尘世的烦恼和纷扰。

下弦(xià xián)的意思:指月亮在一个月中的下半部分,也比喻事物发展到一个周期的后半阶段。

弦月(xián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的弯曲像琴弦一样。

斜倾(xié qīng)的意思:指倾斜、偏向一方。

熠熠(yì yì)的意思:形容光彩耀眼,闪烁不定。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银汉(yín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比喻长江、黄河等大江河流。

玉漏(yù lòu)的意思:指美女的脖子,也用来形容美女的颈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月色下的静谧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自然景物的和谐之美。

首句“银汉斜倾玉漏残”,银汉即银河,玉漏则是古代计时的器具,这里描绘了银河倾斜,时间流逝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次句“钗虫熠熠照清寒”,钗虫可能是指夜间发光的小昆虫,它们在月光下闪烁,为寒冷的夜晚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温暖的色彩。

第三句“最怜今夜下弦月”,表达了诗人对今晚月亮的喜爱,下弦月形状独特,给人以别样的美感。

最后一句“一半娑婆树不完”,娑婆树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自然界中的树木,诗人通过“不完”二字,暗示了自然界的不完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状态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光、昆虫、月亮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思考,以及对生命状态的哲理反思。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送李常游匡山

匡庐鬼神聚,厓壑拥青红。

泉泄二仪动,山包数郡雄。

近闻桂道士,高卧白云中。

闻道南康好,江城楚国隅。

天皇化作石,彭蠡汇成湖。

之子穷幽胜,扁舟逸兴孤。

(0)

期冯祥文甫不至

寒山压楼三日雨,风卷崩云亚高树。

山人无事不下楼,空谷寂寥谁与语。

平生故人大冯君,约之不来岁聿莫。

岁聿莫,君何之。

侧闻他日抚州去,又恐促驾江东归。

梅花千树化为雪,寄赠惟有长相思。

(0)

怀李三庄

篱寒菊未折,墙阴草易衰。

栖禽深避雨,游鱼暗分漪。

幽居自多感,况此阻良期。

虽非间川岳,同晨怅离思。

(0)

上之回

上之回,乐何极,回中道路无梗塞。

北望单于庭,西瞻月支国。

信使往来,干戈屏息,上还宫,益修德。

(0)

读史·其三

鲁连天下士,气凌七国雄。

能令一箭书,坐收聊城功。

秦军苟不却,高名亦成空。

当时受黄金,遂与常人同。

所以有志士,千古钦遗风。

(0)

宫中夏夜词

凉露下莲池,云廊夜步时。

小鬟痴欲睡,频说斗杓移。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