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榆小于钱,为饼脆且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问(bù wèn)的意思:不关心;不去询问。
草根(cǎo gēn)的意思:指普通人民,特指社会底层的人群。
充饥(chōng jī)的意思:解决饥饿问题,填饱肚子。
导官(dǎo guān)的意思:指掌管、管理公务的官员。
鹄面(hú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的面容高贵、庄重。
闾阎(lǘ yán)的意思:指官员贪污受贿、贪婪残暴的行为。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鸠形(jiū xíng)的意思:形状像鸠鸽一样。
肉糜(ròu mí)的意思:指肉被剁得非常细碎,形容人或事物破碎、破烂不堪。
时物(shí wù)的意思:指与时代相适应的物品或事物。
树皮(shù pí)的意思:指表面现象或外表的事物,与内在实质不相符。
所思(suǒ sī)的意思:所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思考问题时的状态,表示思虑周详、深思熟虑。
无惭(wú cán)的意思:没有羞耻心,不知羞耻
玉食(yù shí)的意思:指吃得很好,享受美食。
有所思(yǒu suǒ sī)的意思:有所思指的是思考、有所想法。
鸠形鹄面(jiū xíng hú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的面容或神态憔悴、悲伤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榆饼》,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榆饼的制作与食用过程,以及通过榆饼这一食物引发的深刻思考。
首句“新榆小于钱,为饼脆且甘”,以榆树嫩叶比喻,形象地描述了榆饼的原料——榆叶,其大小如同铜钱,既新鲜又甘甜,为饼提供了脆口的口感和丰富的味道。接下来,“导官羞时物,佐膳六珍参”则点明了榆饼在宫廷中的地位,虽非珍馐美味,却能作为佳肴之一,搭配其他珍馐,丰富餐桌。
“偶啖有所思,所思在闾阎”转而表达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注。通过品尝榆饼,诗人联想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尤其是那些瘦弱如鸠、面色苍白如鹄的人们,他们难以享受到如此简单却也难得的美味。接着,“草根与树皮,辣舌充饥谙”进一步描绘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他们只能以草根和树皮为食,这些粗糙的食物虽然能暂时缓解饥饿,但苦涩难咽。
最后,“幸不问肉糜,玉食能无惭”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是宫廷中的美食如肉糜,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也是一种奢望。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忧虑,同时也反思了自己作为帝王的职责,是否能够真正体恤民情,改善民众的生活状况。
整首诗通过榆饼这一日常之物,巧妙地将个人感受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出塞曲二首·其二
军人莫采芑,佳人莫梦兰。
采芑地不生,梦兰徵验难。
即戎有简书,内私置若干。
城边戈可枕,塞上雪可餐。
寄衣是何日,缩肉且忍寒。
烽火时一红,泪落山鬼间。
重气自轻生,而暇忧摧残。
君看交河水,万马饮不乾。
愿河向东流,东流近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