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豕可与游,荷蓑寝或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忧(bǎi yōu)的意思:形容烦恼、忧愁非常多。
不怿(bù yì)的意思:不满意、不愿意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欢乐(huān lè)的意思:形容非常快乐、愉悦的心情。
蟪蛄(huì gū)的意思:指人们坚持保守、守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荆扉(jīng fēi)的意思:指门户之间的荆棘和木门,比喻困难重重,难以进入或通过。
累劳(lěi láo)的意思:指连续劳累,使身体疲惫不堪。
两荆(liǎng jīng)的意思:两种荆棘,比喻两种困难或痛苦。
鹿豕(lù shǐ)的意思:形容人丑陋或举止粗鄙。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群动(qún dòng)的意思:形容人群或动物群体一起活动或移动的景象。
书可(shū kě)的意思:指书籍可以供人学习、参考的意思。
思妇(sī fù)的意思:指妇女对丈夫思念的心情。
素书(sù shū)的意思:指没有内容或者内容很少的书籍。
外物(wài wù)的意思:指外表的东西或物质财富。
吾生(wú shēng)的意思:吾生是指自己的一生,表示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相撄(xiāng yīng)的意思:相互对抗、相互竞争
形累(xíng lèi)的意思:形状疲劳、外貌疲惫。
移情(yí qíng)的意思:指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他人身上,产生同情或爱慕之情。
役梦(yì mèng)的意思:指在梦境中受到压迫、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一杯(yī bēi)的意思:一杯通常指一杯酒,也可指一杯茶或其他饮料。在成语中,一杯表示一种情感或状态。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在明末清初时期创作的《感秋十二首》中的第十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首句“意静不役梦”,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不让梦境牵绊心灵。接着“形累劳吾生”则揭示了现实生活的艰辛与束缚。诗人渴望与自然界的鹿豕为伴,自由自在地生活,甚至愿意荷着蓑衣,随性而眠。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自由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忘欢乐乃足,外物斯身荣。”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快乐的理解,认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而非外界物质的拥有。诗人认为,外在的荣誉和物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只有内心的平和才是真正的荣耀。
“何用同思妇,感此蟪蛄鸣。”这里诗人以思妇的处境类比自己的情感状态,通过蟪蛄(一种蝉)的鸣叫引发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思考。诗人似乎在说,自己并不需要像思妇那样因思念而痛苦,因为自己已经从蟪蛄的鸣叫声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
“高掩两荆扉,素书可移情。”诗人想象自己关闭门户,沉浸在阅读之中,通过书籍来转移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这反映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在孤独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倾向。
“虑澹绝百忧,群动自相撄。”诗人认为,淡泊名利的心态能够消除各种忧虑,而世间万物的活动自然地相互影响,这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常态。
“所不怿然者,一杯千载名。”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他认为真正值得追求的不是虚名,而是一杯酒带来的片刻欢愉,寓意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追求的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内心平和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功利的超脱,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春过七岭寄题硖石裴丞厅壁
出硖寄趣少,晚行偏忆君。
依然向来处,官路溪边云。
兹路岂不剧,能无俗累纷。
槐阴永未合,泉声细犹闻。
弥叹春罢酒,牵卑从此分。
登高望城入,斜影半风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