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揖(cháng yī)的意思:长时间的鞠躬行礼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公卿(gōng qīng)的意思:指官员,特指高级官员。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教授(jiào shòu)的意思:指高级教育机构中的教师,也可用于指导员、专家等。
九龙(jiǔ lóng)的意思:九条龙。形容众多、庞大、壮观。
愧怍(kuì zuò)的意思:愧怍是指因为自己的过失、错误而感到羞愧和惭愧。
亲在(qīn zài)的意思:亲人在身边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思亲(sī qīn)的意思:思念亲人、怀念家乡
速成(sù chéng)的意思:快速学习掌握某种技能或知识。
无愧(wú kuì)的意思:没有辜负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英文(yīng wén)的意思:指英国的语言文字,也泛指英语。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生在九龙山下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首联“九龙山下一书生,未敢逢人说姓名”,开篇点明了书生的身份和隐匿的个性,他生活在九龙山下,选择低调行事,不愿轻易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姓名,体现了其内敛与谨慎的性格。
颔联“俯仰但求无愧怍,是非何必太分明”,进一步揭示了书生的价值观。他追求内心无愧,面对是非并不过分执着于区分,而是以一种更为宽广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
颈联“远游台岛思亲在,教授英文志速成”,转而描述了书生的个人经历与目标。他曾经远游至台湾,心中始终挂念着亲人,同时又有着迅速掌握英文、实现自我提升的志向,展现了他对家庭的深情以及对知识的渴望。
尾联“知否少年多不娶,贯将长揖傲公卿”,最后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书生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他似乎在说,年轻人往往不急于婚娶,而是更倾向于以谦逊的姿态对待权贵,这种态度既是对传统礼节的尊重,也是对自身独立人格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书生的生活片段和内心独白,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道德修养、个人理想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