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身岂乏智,殉命有馀忠。
《伤辽东战亡》全文
- 注释
- 凿门:比喻开始建立功业或行动。
奉律:遵守军纪,执行命令。
仗战:手持武器战斗。
临戎:面对战争,上阵作战。
振鳞:形容如鱼跃起,比喻战士勇猛。
方跃浪:正在波浪中跳跃,指战斗激烈。
骋翼:展翅高飞,比喻大展宏图。
凌风:乘风而上,形容气势昂扬。
未展:未能完全施展。
六奇术:指多种奇妙的计谋或策略。
一篑功:比喻即将完成的任务,源自‘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指差一点就成功。
防身:保护自己。
岂乏智:哪里缺乏智慧。
殉命:牺牲生命。
有馀忠: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忠诚。
- 翻译
- 刚开始遵奉军纪出征,首次持枪上阵面对敌军。
如鱼儿跃起在波浪中,又像鸟儿乘风展翅飞翔。
还没来得及施展全部策略,就先在即将成功的时刻功亏一篑。
保护自己并非没有智慧,为国捐躯更是体现无限忠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武将或战士在战争中英勇奋战的情景。开篇“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两句,形象地展示了军事行动的紧迫和冲锋陷阵的情形。“凿门”指的是强行突破敌人的防线,而“仗战”则是手持武器准备战斗。接下来的“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两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士兵的英勇比作鸟类振翅高飞,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冲锋陷阵的勇猛和迅速。
然而,诗歌随后转折,“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两句透露出一种遗憾和无奈。这里的“六奇术”可能指的是高超的军事策略或技巧,而“一篑功”则是指微小的成就。这表明尽管士兵们英勇作战,但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未能施展更高深的战术,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最后两句“防身岂乏智,殉命有馀忠”则表现了诗人对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将士的一种哀悼和赞美之情。“防身”指的是保护自己,“岂乏智”是说难道没有更好的策略吗?“殉命”意指随军而死,而“馀忠”则强调了这些将士即使牺牲,也展现了他们的忠诚和奉献。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和战士心理的刻画,表达了一种对于战爭悲剧性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英勇牺牲者深切的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香橼同心斋赋
嫩黄着树团团,露华仨结霜痕绉。
何来此种,西风落宝,故家园囿。
向日摩桫,摘星供养,芬芳盈手。
正新醅初熟,珍珠滴沥,浮雪片、判教剖。
何似丹青橘柚。试评量、品题先后。
灵根自别,方书记取,浆酸肉厚。
拂试乌皮,茶温石鼎,香清金兽。
细看来、应是仙家异果,为先生寿。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