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襄阳乐,乐作非侬处。
乘星冒风流,还侬扬州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襄阳之乐的感慨,却并非出自他所在之地,而是心向扬州。首句“人言襄阳乐”,道出了襄阳的繁华与欢乐,但接下的“乐作非侬处”则转折,点明这种欢乐并不属于诗人自己,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诗人夜晚乘着星光,顶着风浪,似乎在追求心中的那份快乐,最终目的地是扬州,这里或许是他心中真正的乐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行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寻,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感。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通过具体的行动(乘星冒风)和明确的目的地(扬州),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才闻使君来,忽见使君归。
薇垣三月席未暖,扁舟又觅桃花溪。
宦途汗漫靡终极,钟鸣漏尽行俱迷。
君投归疏脱世网,从此不受樊笼羁。
生平清操老更厉,长松偃蹇淩霜威。
兼金临别有常赠,形之公牍无惭词。
归囊峻却匪沽激,不忍素质沦于缁。
始知琴鹤非浪语,古人今人堪等夷。
惠风吹衣百鸟噪,蕨粉正腻黄鸡肥。
君还旧墅且行乐,俯仰何愧天人知。
寸阴曾闻当尺璧,晚景馀阴尤可惜。
霜髯鬖鬖照璚卮,莫遣分阴竟虚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