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闻笛·其六》
《秋夜闻笛·其六》全文
明 / 梁以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无端飞出大江滨,况乃秋深恼人

湘竹半帘寒欲湿,半空黄叶落西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空(bàn kōng)的意思:指没有根基、没有依托或没有实质内容的事物或情况。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空黄(kōng huáng)的意思:形容虚假、无实际内容或意义的东西。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恼人(nǎo rén)的意思:令人烦恼或不快的事物或行为。

秋深(qiū shēn)的意思:指秋天已经深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西邻(xī lín)的意思:指邻国西方的国家或地区。

湘竹(xiāng zhú)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竹子,借以比喻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中笛声飘荡的情景,充满了凄清与哀愁的氛围。

首句“无端飞出大江滨”,仿佛是说那悠扬的笛声,突然从大江边飘然而至,毫无预兆,给人以意外之感。接着,“况乃秋深易恼人”一句,点明了季节背景,秋天的深沉与凉意,往往能触动人心深处的某些情感,让人感到忧郁和烦恼。

“湘竹半帘寒欲湿”这一句,运用了湘妃竹的典故,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哀愁如同寒气一般,似乎要将窗帘浸湿,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情绪的沉重与压抑。“半空黄叶落西邻”则通过落叶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与寂寥,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笛声、寒气、湘竹、黄叶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哀伤的艺术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梁以壮
朝代:明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猜你喜欢

表夏十首·其三

江瘴炎夏早,蒸腾信难度。

今宵好风月,独此荒庭趣。

露叶倾暗光,流星委馀素。

但恐清夜徂,讵悲朝景暮。

(0)

遣春三首·其三

失却游花伴,因风浪引将。

柳堤遥认马,梅径误寻香。

晚景行看谢,春心渐欲狂。

园林都不到,何处枉风光。

(0)

樊上漫作

漫家郎亭下,复在樊水边。

去郭五六里,扁舟到门前。

山竹绕茅舍,庭中有寒泉。

西边双石峰,引望堪忘年。

四邻皆渔父,近渚多闲田。

且欲学耕钓,于斯求老焉。

(0)

酬孟武昌苦雪

积雪闲山路,有人到庭前。

云是孟武昌,令献苦雪篇。

长吟未及终,不觉为凄然。

古之贤达者,与世竟何异。

不能救时患,讽谕以全意。

知公惜春物,岂非爱时和。

知公苦阴雪,伤彼灾患多。

奸凶正驱驰,不合问君子。

林莺与野兽,无乃怨于此。

兵兴向九岁,稼穑谁能忧。

何时不发卒,何日不杀牛。

耕者日已少,耕牛日已希。

皇天复何忍,更又恐毙之。

自经危乱来,触物堪伤叹。

见君问我意,只益胸中乱。

山禽饥不飞,山木冻皆折。

悬泉化为冰,寒水近不热。

出门望天地,天地皆昏昏。

时见双峰下,雪中生白云。

(0)

贺秦桧联

我闻在昔,惟伊尹格于皇上;

民到于今,微管仲吾其左衽。

(0)

三门谚

古无门匠墓。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