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三》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三》全文
宋 / 释广闻   形式: 偈颂

提持也提持不起,绝毫绝釐。

抖擞也抖擞不下,如山如岳。恶,抹过小塘袈裟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下(bù xià)的意思:不少于、不低于

不起(bù qǐ)的意思:不敢或不愿意起来;拒绝或不接受。

抖擞(dǒu sǒu)的意思:形容精神振奋,精力充沛。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禅宗诗人释广闻的《偈颂一百四十二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深邃与玄妙。

“提持也提持不起,绝毫绝釐。”这两句以提物为喻,表达了一种无法把握、超越或理解的境界。这里的“毫”和“釐”都是极微小的长度单位,用来形容难以捉摸的状态,暗示了某种超乎寻常、难以言说的真理或存在状态。

“抖擞也抖擞不下,如山如岳。”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难以摆脱或克服的境遇。通过将这一状态比作山岳,强调了它的稳固、不可动摇和深远。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描述,更是对心灵、精神层面的一种隐喻,暗示着在面对某些根本性问题时,个体的挣扎与努力可能显得无力且无效。

“恶,抹过小塘袈裟角。”这句话以一种略带戏谑或讽刺的口吻结束,似乎是对前文所描述的困境或挑战的一种回应。这里的“小塘”可以理解为一个相对较小、易于处理的事物,而“袈裟角”则可能象征着修行者或寻求智慧者的某种标志或象征。通过“抹过”的动作,诗人似乎在暗示,即使面对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也可能触及到更深层次的精神或道德层面,需要以一种更为细致、深入的方式去理解和应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述,探讨了人类在面对某些超越日常经验的真理或存在状态时的无力感、挣扎以及最终可能的超越或理解。它不仅反映了禅宗哲学中关于无常、空性和超越世俗观念的核心思想,同时也以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方式,激发读者对于生命本质、自我认知以及精神追求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广闻
朝代:宋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猜你喜欢

舟次羚羊峡

向晚群嚣息,移舟傍水隈。

岩花迎露落,林鸟御风来。

野寺钟声歇,荒村客思哀。

推篷看明月,舟子莫相催。

(0)

秋怀·其十三

山城静土隔尘寰,高敝吟轩近钓湾。

水露沙头无客泛,春来江上几人还。

烟波惨淡戎衣满,花鸟微沾岁月閒。

衰飒不堪频对镜,鬓毛殊改旧时斑。

(0)

戊辰七夕美周兄初自燕归取道西湖以诗见教客岁小除曾一札寄余余时在皖城舟次

忆别曾看万里图,皖城归雁晓相呼。

遥天独写离家梦,歧路谁还合浦珠。

去日大姑山送黛,归时西子镜当湖。

隔年杯酒酬今夕,莫问星桥事有无。

(0)

午日同邓伯乔赵裕子僧孟容集谢伯子池上二首·其二

赤栏消暑虐,翠樾挂絺凉。

雨结芭蕉蕾,铛鸣薜荔墙。

清言兼谢傅,玄契亦支郎。

菱舫人归晚,林中未罢觞。

(0)

恻恻吟·其七十五

乔倩香埋落北阡,伤心不忍说蓝田。

空怜死有招魂赋,自恨生无种玉缘。

(0)

恻恻吟·其二十九

肯信萧郎是路人,小乔香韵杳难亲。

崔郊一咏离还合,我赋怀仙日怆神。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