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六首·其三》
《夏日六首·其三》全文
宋 / 徐瑞   形式: 六言诗  押[文]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世眼(shì yǎ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眼睛,比喻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和看法。

眼看(yǎn kàn)的意思:立刻;马上

子羽(zǐ yǔ)的意思:指儿子和父亲之间的关系。

覆雨翻云(fù yǔ fān yún)的意思:形容人的能力非常出众,可以像覆盖雨云一样,扭转局势,改变事物的发展。

看朱成碧(kàn zhū chéng bì)的意思:指人的品质、能力或境界逐渐提高,由平庸变得出众。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眼看朱成碧”与“人情覆雨翻云”,揭示了世态炎凉与人心多变的主题。接下来的两句“宁甘头责子羽,莫教腹负将军”,则进一步表达了宁愿遭受误解或责难,也不愿背信弃义的原则立场。

“世眼看朱成碧”形象地描绘了外界对事物或人的认知可能因一时之见而产生偏颇,如同原本是红色的朱砂被误认为绿色的碧玉。这反映了社会上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容易对事物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评价。

“人情覆雨翻云”则更直接地指出了人性中善变的一面,如同天气变化无常,人的情感和态度也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转变。这种描述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后两句“宁甘头责子羽,莫教腹负将军”则展现了诗人坚定的道德立场。即使面对误解和责难,也要坚守诚信和原则,不为私利而违背自己的信念。这里,“子羽”和“将军”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角色和处境,但核心思想是强调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对承诺的忠诚,避免背叛和辜负他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深刻探讨了人性、社会关系以及个人道德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对于道德准则的坚持。

作者介绍

徐瑞
朝代:宋   字:山玉   号:松巢   籍贯:江西鄱阳   生辰:1255~1325

徐瑞(1255~1325),字山玉,号松巢,江西鄱阳人。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猜你喜欢

醉落魄/一斛珠.任隆庆之母正月十一日生隆庆十三日生日

无边春色。试从汉谕堂边觅。儿前上寿孙扶掖。

九十娘娘,身是五朝客。眼前富贵浑闲历。

个中真乐天然的。儿孙强劝持馀沥。

娘道休休,明日儿生日。

(0)

南乡子.上元马上口占呈应提刑懋之

连夕雨盈畴。先为农家做麦秋。

更放年头晴甲子,知不。应是天公及尔游。

随事与民求。又与随时验乐忧。

民气乐时天亦好,休休。为尔簪花插满头。

(0)

鹤山书院前为荷塘三即其小屿筑亭久矣春后八日始榜曰夫容州

严风吹衣落南土,手批■猱藉封虎。

缘山跨谷三里城,架竹编茆百家聚。

天公似为羁人谋,闭藏佳境城东陬。

介然用之便成圃,下视更得夫容州。

水间木末高下照,名字既同形亦肖。

自从羸豕伏群龙,红白相辉转明耀。

人怜风雪拘系之,委弃衰草蟠寒泥。

谁知烱烱含内美,正于槁瘁生光辉。

大书三字为吹送,唤起渠阳百年梦。

却疑二华痴绝人,身既隐矣名焉用。

(0)

题潼川贾伯用崇雅閤出入体

寒乡晚学恨无书,亦有藏书不若无。

谩把词章作禽犊,或钻文字等虫鱼。

新签三万几成肆,拄腹五千犹类厨。

崇雅主人来索句,谩哦七字劝踌躇。

(0)

翌日对客雨中再和

风雨盲程不少宽,告焉藐藐似殷顽。

苦于风月佳时竞,甘向云霓望处悭。

天象自从盈里缺,人心正要用时閒。

浩然此乐无时极,应笑徽之兴尽还。

(0)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其二十

风顺潮平日脚收,钱塘江上遇中秋。

堂堂背月争门入,要把平安报冕旒。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