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赠程洁庵十六首·其三》
《双赠程洁庵十六首·其三》全文
元 / 李道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肝肺龙虎,心肾岂坎离

性情混合乌兔自交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肝肺(gān fèi)的意思:形容情感激烈、坚定。

混合(hùn hé)的意思:指不同的事物、成分、性质等混在一起,没有区分开来。

坎离(kǎn lí)的意思:指事物相对位置的相隔距离。

龙虎(lóng hǔ)的意思:比喻强者或有权势的人。

乌兔(wū tù)的意思:指黑色的兔子,比喻外表看似普通或平凡,实际上具有非凡的才能或潜力。

性情(xìng qíng)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和情感倾向。

自交(zì jiāo)的意思:指自己和自己交往,自己和自己结婚。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道士李道纯所作的《双赠程洁庵十六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运用了道家哲学的概念,如“肝肺”、“心肾”、“乌兔”等,来探讨人的内在精神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

“肝肺非龙虎,心肾岂坎离。” 开篇即以比喻手法,将人体的器官比拟为自然界的元素,肝肺并非龙虎,心肾也非坎离,暗示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并非直接对应,而是通过更深层次的精神与宇宙规律相呼应。

“性情还混合,乌兔自交持。”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个体的性情与宇宙间的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性情与乌兔(古代道家哲学中常用来象征阴阳、动静等概念)的混合,意味着个人的情感与行为应当顺应自然法则,如同乌兔在特定条件下自然地交互作用,维持着宇宙的平衡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李道纯对于道家哲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思想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体内心世界与外部宇宙之间微妙联系的探索。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追求内在平和与外在秩序统一的境界。

作者介绍

李道纯
朝代:元   字:元素   号:清庵   籍贯:湖南都梁(武冈)

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猜你喜欢

南歌子·涧草萋萋绿

涧草萋萋绿,林莺恰恰啼。
汀沙过雨便无泥。
唤得芒鞋随意、到前溪。
浦溆浑堪画,云烟总是题。
江湖老伴一蓑衣。
真个斜风细雨、不须归。

(0)

行香子·镜里流年

镜里流年。
绿变华颠。
谢西山、青眼依然。
人生安用,利锁名缠。
似燕营巢,蜂课蜜,蚁争膻。
词苑群仙。
场屋诸贤。
看文章、大笑如椽。
闲人书册,且枕头眠。
有洗心经,传灯录,坐忘篇。

(0)

洞仙歌 赋榛实屏山所录 中州乐府

圆刚定质,混物非凡类。
仁处其中静忘意。
任蝶蜂狂绕,燕雀喧争,心君正,惟取清白自治。
黄衣从淡泊,此个家风异。
偶合阴阳弃神智。
怕旁人冷眼,嫌太孤高,尊俎地、聊许松梧同器。
待他日、山林不相容,请

(0)

上平西 泰和南征作 归潜志卷一

趸锋摇,螳臂振,旧盟寒。
恃洞庭、彭蠡狂澜。
天兵小试,百蹄一饮楚江干。
捷书飞上九重天。
春满长安。
舜山川,周礼乐,唐日月,汉衣冠。
洗五州、妖气关山。
已平全蜀,风行何用一泥丸。
有人传喜,日边路、都护先还。
词品卷五,误作元将纥石烈子仁词

(0)

大江东去 滕王阁 元草堂诗馀卷上

闲登高阁,叹兴亡满目,风烟尘土。
画栋珠帘当日事,不见朝云暮雨。
秋水长天,落霞孤鹜,千载名如故。
长空淡澹,去鸿嘹唳谁数。
遥忆才子当年,如椽健笔,坐上题佳句。
物换星移知几度,遗恨西山南浦。
往事悠悠,昔人安在,何处寻歌舞。
长江东注,为谁流尽今古。

(0)

风流子 金石萃编卷一百五十八载温泉风流子

三郎年少客,风流梦、乡岭蛊瑶环。
看浴酒发春,海棠睡暖,笑波生媚,荔子浆寒。
况此际、曲江人不见,偃月事无端。
羯鼓数声,打开蜀道,霓裳一曲,舞破潼关。
马嵬西云路,愁来无会处,但泪满关山。
赖有紫囊来进,锦袜传看。
叹玉笛声沉,楼头月下,金*信杳,天上人间。
几度秋风渭水,落叶长安。
云,近侍副使仆散公,博学能文,尤工於诗。
昔过华清,堂逡风流子长短句,题之于壁,其清新婉丽,不减秦晏。
四方衣冠,争诵传之,称为今之绝唱。
恐久而湮灭,命刻于石,以传不朽。
正大三年重九日承务郎主簿幕蔺记。
王昶跋云,升庵谓必元人作者,盖匆匆见石刻,未及细检记有正大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