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予哀荣备,人推寿宠并。
纪言惇史在,犹足庇苍生。
哀荣(āi róng)的意思:指因忠诚、坚贞而受辱,却因此而受到高度的赞誉和尊敬。
秉哲(bǐng zhé)的意思:秉持聪明才智,具备卓越智慧。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归元(guī yuán)的意思:指回到最初的状态或原点。
惠爱(huì ài)的意思:慈爱、宽厚的爱护。
流惠(liú huì)的意思:流传下来的好处或利益。
谟明(mó míng)的意思:谋划周密,见识明智。
三事(sān shì)的意思:指同时发生的三个重要的事情。
四蕃(sì fān)的意思:指四个不同的民族或国家,也可以指四个不同的种族。
元老(yuán lǎo)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经验丰富的人,也泛指在某个领域或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并有较高威望的人。
至平(zhì píng)的意思:非常平稳、安定。
这首挽歌颂扬了李康靖公的德行与功绩。首句“秉哲归元老”,赞扬他智慧深邃,如同回归本源的老者,暗示其思想与行为皆源自于最根本的智慧与道德。接着“宣忠辅至平”,表明他在忠诚与辅助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为国家的稳定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蕃流惠爱,三事赖谟明”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李康靖公的影响力和贡献。这里的“四蕃”可能指的是四方之民,“惠爱”指他的仁慈与关爱,“三事”可能是指国家治理的三个关键方面,而“谟明”则代表了他的明智决策与策略。这两句强调了李康靖公的政策与行动深受民众喜爱,并对国家的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予哀荣备,人推寿宠并”则表达了李康靖公去世后,国家给予了他应有的哀悼与荣誉,人们也对他长寿的恩赐表示推崇。这反映了社会对他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最后,“纪言惇史在,犹足庇苍生”指出李康靖公的言论与事迹将被历史记载,他的智慧与品德足以庇佑百姓。这句话总结了李康靖公一生的成就与影响,强调了他对于后世的深远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深情地回顾了李康靖公的一生,赞美了他的智慧、忠诚、仁慈以及对国家与人民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道人少日鍊神形,兵祸俄乘竟不成。
欠为黄庭判一死,所酬丹事又三生。
眼看残尽鸡窠老,胆破宁寒犬舐盟。
豹养虎攻嗟尔似,却求翰墨作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