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冉郑,乱时政。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时政(shí zhèng)的意思:
(1).犹时令。按岁时节令制定的有关农事的政令。《左传·文公六年》:“不告闰朔,弃时政也,何以为民?”《汉书·成帝纪》:“今公卿大夫或不信阴阳,薄而小之,所奏请多违时政。”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时政,月令也。”
(2).当时的政治措施。《后汉书·班超梁慬传论》:“时政平则文德用,而武略之士无所奋其力能。”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下》:“举人 牛僧孺 、 李宗閔 、 皇甫湜 深陈时政之失,皆后高第。”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大致是书院刚成立不久,学生们即爱议论时政。”
- 鉴赏
这句诗是从《全唐诗》收录的无名氏作品《神龙中语》中摘录出来的一句。该诗探讨的是国家政治乱象,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时政的忧虑和不满。
“崔”指的是崔嵬,这里用来形容事物混乱、错杂之状。“冉”则有沉滞、不畅之意。整句话“崔冉郑”,形容的是政事纷争,办理不力,进展不顺的情况。
从艺术表现上看,这句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却也透露出一种悲哀和无奈的情绪。它通过对政治乱象的描写,折射出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以及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满,是一句含义深长、情感丰富的诗句。
在鉴赏这类古诗时,我们还需结合历史背景去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期,政治多变,诗人通过这样的诗句,往往是在表达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岳麓·其三
晴霞蔽虚壁,玉殿何穹隆。
层梯高百级,飘摇亘长虹。
飞楼接云汉,一望天地空。
秋清远峰秀,叶落疏林红。
湘帆片影没,湘水一线通。
江城渺不见,隔岸浮岚重。
孤原隐落日,大壑生凉风。
悠然与襟期,愿寻物外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