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雪 晴 游 惠 山 宋 /刘 过 松 杉 如 立 密 当 门 ,长 在 山 中 管 送 迎 。棲 石 草 根 留 雪 在 ,响 阶 檐 溜 滴 春 声 。簿 书 拨 置 君 能 到 ,碑 刻 摩 挲 眼 倍 明 。欲 作 小 诗 无 好 句 ,只 题 年 月 记 纪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碑刻(bēi kè)的意思:指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也泛指留下的记载或纪念物。
拨置(bō zhì)的意思:调动、安排
簿书(bù shū)的意思:指写字、记事的书籍。
草根(cǎo gēn)的意思:指普通人民,特指社会底层的人群。
春声(chūn shēng)的意思:春天的声音,指春天来临的迹象或春天的气息。
檐溜(yán liù)的意思:指屋檐下滴水的地方。
当门(dāng mén)的意思:指在门前担任门卫的人员,也用于比喻担任某种职责或承担某种责任。
阶檐(jiē yán)的意思:指建筑物的阶梯和屋檐,比喻社会等级的跨越或者人生阶段的变迁。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密当(mì dāng)的意思:指秘密的地方,暗中交流的场所。
摩挲(mā sɑ)的意思:指用手轻轻地触摸、揉捏,以表达关心、慰问或安慰。
年月(nián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流逝,表示岁月的变迁。
送迎(sòng yíng)的意思:送行和迎接。
小诗(xiǎo shī)的意思:指短小精悍的诗歌作品。
作小(zuò xiǎo)的意思:指人做事情时心胸狭窄,小气,不大方。
- 翻译
- 松树和杉木紧密排列在门口,长久住在山中迎接送往的客人。
鸟儿栖息在石头上的草根上,积雪未消,檐下的滴水声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繁忙的公文暂时放下,你能够来到这里,抚摸碑刻让眼睛更加明亮。
想写首诗却找不到好的句子,只好写下年月,记录下我走过的足迹。
- 注释
- 松杉:指松树和杉树。
密当门:紧密排列在门口。
山中:山里。
管送迎:迎接送往的客人。
栖石:栖息在石头上。
草根:草丛。
雪在:积雪未消。
檐溜:檐下的滴水。
簿书:公文。
拨置:放下。
碑刻:石碑。
摩挲:抚摸。
小诗:短诗。
好句:优美的句子。
年月:年份和月份。
经行:行走过的路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晴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惠山游历时的所见所感。
“松杉如立密当门,长在山中管送迎。” 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山中的松树和杉树随风摇曳的姿态,它们似乎在守卫着山门,既有力量又具亲切之感。"长在山中管送迎"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永恒不变的自然景象的敬畏与向往。
“栖石草根留雪在,响阶檐溜滴春声。” 这两句则描绘了雪后初晴的宁静,雪花仍然停留在岩石和草根之中,而踏在积雪覆盖的台阶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些声音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的消息。
“簿书拨置君能到,碑刻摩挲眼倍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探寻。在惠山之行中,诗人不仅欣赏自然之美,也细心观察古迹,触摸那些被岁月磨损但依旧清晰可辨的碑文。
“欲作小诗无好句,只题年月记经行。”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在面对这般景色和情感时,对于创作的谦逊态度。尽管想要留下美好的诗句,但最终选择了简单记录游历的时间,以此作为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场雪后初晴惠山之旅中的情景与内心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区季誉林阳仲过陈宪副东皋别业留题得十四韵
绿水开名墅,青郊带院门。
林幽山籁寂,沙暖谷禽喧。
野渡潮通舸,芳蹊竹荫垣。
荆扉临水次,瓜地接平原。
旭日衔窗过,飞霞挟栋鶱。
卧槎疑跨涧,纤卉杂编籓。
霁色来山翠,滩声涨水浑。
池方偏贮月,阁短欲延暄。
灌木危栖鹳,垂藤袅挂猿。
溪諠来水市,夜火望渔村。
汎月移鸥楫,行春驾犊辕。
词人频问字,舟子误寻源。
混迹时群鹿,遗荣且避鹓。
东山方系望,谁道贲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