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报国寺》
《过报国寺》全文
明 / 石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古寺萧萧玉作阑,满衣尘土征鞍

老僧相见茶笋共坐松庭日影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茶笋(chá sǔn)的意思:形容人的能力或才华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共坐(gòng zuò)的意思:共同坐下,一同坐着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日影(rì yǐng)的意思:日影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形成的影子。

松庭(sōng tíng)的意思:指宽敞明亮的庭院或房间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萧玉(xiāo yù)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憔悴、消瘦。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玉作(yù zuò)的意思:比喻人的才华或品质像玉一样珍贵、高尚。

征鞍(zhēng ān)的意思:指召集士兵上战场,也指征召人员参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路过报国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静谧之感。

首句“古寺萧萧玉作阑”,以“萧萧”形容古寺的宁静氛围,仿佛是秋风轻拂,又似是寺院中传来的一阵阵钟声,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庄严的意境。“玉作阑”则将栏杆比喻为美玉,不仅凸显了栏杆的材质珍贵,更赋予其一种高洁脱俗的气质,让人感受到古寺的不凡之处。

次句“满衣尘土下征鞍”,描述了诗人骑马经过,尘土飞扬的情景。这里的“满衣尘土”既是对旅途劳顿的写照,也暗含着对世事纷扰的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下征鞍”,即暂时放下奔波,或许是为了寻找一处心灵的栖息地,或是为了与自然、与古寺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第三句“老僧相见无茶笋”,通过与老僧的相遇,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禅意。在这里,“无茶笋”并非实指没有茶和笋,而是象征着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老僧与诗人的对话,或许并不需要物质上的供养,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与启示,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平静、超越物质世界的哲学思想。

最后一句“共坐松庭日影寒”,将画面定格在松树环绕的小庭院中,夕阳的余晖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日影。这一景象既美丽又略带几分凄凉,仿佛是在暗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同时,松树的坚韧不拔与日影的寒凉对比,也寓意着在逆境中保持坚定与冷静的重要性,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禅宗思想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相互映照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石宝
朝代:明

真定府藁城人,字邦彦,号熊峰。成化二十三年与兄石玠同举进士。与修《大明会典》。累擢为礼部尚书兼学士掌詹事府事。授检讨。嘉靖三年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守己鲠狷,持论坚确,进退凛然。辞归时襆被一车而已,都人叹其廉洁。所作诗淹雅清峭,讽谕婉约,有词人之风。有《熊峰集》、《恒阳集》。
猜你喜欢

送锦衣莫玉泉还京·其三

南来先垄扫松楸,得伴龙溪几度游。

草阁正酣云水梦,锦衣重上帝皇州。

文章有子能华国,老大还家未白头。

万里春风同入户,秋高谁赋仲宣楼。

(0)

洛城园三径三歌与李三洲中丞罗念山明府

三径一歌兮歌洛城,芳草凄兮青青。

元卿二仲兮日相从,去不将兮来不迎。

(0)

和孙月崖大巡海珠四首·其三

僧贫无裤着,门设亦无扃。

门设从风入,无扃待月明。

人情云愈薄,世态昼长冥。

惟有东流水,可以观我生。

(0)

题扇寄严介翁阁老

把柄入手便生风,一面摇时面面同。

感应有如躬握吐,翁今握吐即周公。

(0)

三皓与黎养真瑞鸾黄慎斋民准吴藤川纯

养真慎斋与藤川,三皓同时及我门。

八十头颅事事真,老来赤子心还存。

(0)

送海阳李朝芳盛子顺二生还乡

千里徵文到五羊,风飘衫袖来双双。

知君不止徵文意,静坐天关一悟堂。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