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其四赋得鸳鸯沙路远》
《鹧鸪天·其四赋得鸳鸯沙路远》全文
清 / 毛奇龄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蓼浦兰江隔远涔。彩毛飞去信音沉。

三弦上锼金柱二八丫头玉簪

无处觅,好难寻。空留双影绣罗衾。

几回欲向沙头路,到得头路转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到得(dào de)的意思:能够到达、能够做到

二八(èr bā)的意思:形容年龄轻,不懂事或幼稚。

隔远(gé yuǎn)的意思:比喻办事不得要领,只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而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金柱(jīn zhù)的意思:指支撑、维持重要事物的人或物。

三弦(sān xiá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和两个以上的异性保持不正当的关系。

沙头(shā tóu)的意思:沙地的起伏。

头路(tóu lù)的意思:指前途、前景、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信音(xìn yīn)的意思:指言辞真实可信,没有虚假之意。

丫头(yā tou)的意思:指女孩子。

玉簪(yù zān)的意思:指珍贵的饰品或美好的事物。

十三弦(shí sān xián)的意思:形容技艺高超,才华出众。

鉴赏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鹧鸪天·其四》描绘了一幅深情的画面。开篇“蓼浦兰江隔远涔”,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江边的离别场景,远处的蓼浦和兰江相隔,暗示着主人公与心爱之人的距离遥远。"彩毛飞去信音沉"进一步渲染了分离的无奈,如同鸳鸯的羽毛飘散,书信难以传递,音讯全无。

接下来,“十三弦上锼金柱,二八丫头琢玉簪”通过乐器和饰品的细节,寄托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十三弦琴上的金柱,以及女子精心雕琢的玉簪,都是他们曾经共同拥有的温馨记忆。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如今却变得“无处觅,好难寻”,只剩下了寂寞的罗衾和空洞的回忆。

最后两句“几回欲向沙头路,到得沙头路转深”,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追寻。他多次试图沿着鸳鸯曾走过的沙头小路寻找,但路途遥远且似乎越来越深,象征着寻找的困难和希望的渺茫。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鸳鸯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追寻,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朝代:清   字:大可   号:秋晴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生辰:1623—1716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送王员外迁崇教

能书晋公子,清宦称高情。

海树朝帆远,江风夏服轻。

官从三省去,僧出万山迎。

谁说簪缨累,名林得按行。

(0)

吴中亲旧远寄新酒二首·其二

为念春来客思悲,欲教一醉对花枝。

那知饮量新来减,不似江亭看妓时。

(0)

宴王将军第

流水通侯第,行云傍妓台。

雨催牙仗散,风引羽觞来。

曲学移声按,诗随得韵裁。

莫令游宴歇,次第过花开。

(0)

感怀·其四

蝮蛇冬未蛰,裛草寒更生。

阳光泄为电,地雷忽有声。

上天号令乖,致此灾异并。

不然多杀伤,兵气之所成。

汉廷免三公,毋乃非政刑。

愿言调玉烛,仰见三阶平。

(0)

祁阳道中见海棠

桂阳江口望祁阳,叠叠烟云入渺茫。

高树绿阴千嶂湿,野棠疏雨一篱香。

纵无春在犹回首,况有鹃啼合断肠。

惆怅东湖堤上柳,暖风轻絮正悠扬。

(0)

用前韵书事

春来不到凤凰坡,辜负江头《白苎》歌。

轻薄衣裳宜换夹,软红泥土不沾靴。

莺缘梦短嗔啼早,雨为花疏厌听多。

只恐新晴便零落,南风吹老树阴萝。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