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净信心宗,则无俗不真。
得幻智法门,而有佛皆子。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忉利(dāo l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形象、容貌丑陋不堪。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法门(fǎ mén)的意思:法门是指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的方法、途径或门径。
和尚(hé shàng)的意思:指出家人、僧人,也可泛指具有高尚品德或修养的人。
路上(lù shàng)的意思:指在路途中,在旅途中。
平芜(píng wú)的意思:形容平坦无阻,平坦无奇。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天宫(tiān gōng)的意思:指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比喻极高的地位或美好的境地。
信心(xìn xīn)的意思:指对自己的能力、前途或事情的成功充满自信和乐观。
心宗(xīn zōng)的意思:指人的内心信仰、宗教信仰或思想信念。
智法(zhì fǎ)的意思:智慧和法律的结合,指智慧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
忉利天(dāo lì tiān)的意思:形容天空晴朗明亮,没有一丝云彩。
忉利天宫(dāo lì tiān gōng)的意思:形容建筑宏伟、雄壮,气势磅礴。
这首诗《净信道人真赞》由宋代僧人释慧空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禅理,展现了对净信道人的赞美与敬仰。
首句“入净信心宗,则无俗不真”,揭示了净信道人在修行中达到的境界,即在清净信仰的引导下,世俗的一切都能显现其真实本质。这不仅是对净信道人个人修为的高度肯定,也蕴含着佛教中关于现实世界本质的深刻见解。
接着,“得幻智法门,而有佛皆子”进一步阐述了净信道人通过智慧的领悟,认识到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体现了佛法中“众生皆有佛性”的核心理念。这种认识超越了个体与群体的界限,将所有生命视为平等且具有成佛潜力的存在。
“视人间为忉利天宫,坐平芜乃台山路上”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人间与理想中的天堂(忉利天宫)相提并论,同时以平芜(荒凉之地)与台山(名山)的路作为比喻,暗示净信道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如同行走在通往精神彼岸的道路上。
最后,“东山晚识此婆,盖因其子止庵道人,幽岩和尚”则以净信道人的儿子止庵道人和幽岩和尚作为引子,点明了净信道人之所以被世人所知,是因为他的后代在修行道路上的成就,间接反映了净信道人对其子女乃至后世影响的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净信道人修行境界的描绘,以及对其后代成就的提及,展现了佛教中关于修行、悟道、慈悲与传承的深刻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净信道人高尚人格与伟大贡献的崇高敬意。
秋色平分,恰天上良宵三五。
谁将明镜一轮圆,悬在空青处。幻出琼楼玉宇。
漾冰壶、萧萧老树。开樽花底,遏未封胡,群贤咸与。
□晚风轻,桂子飘香金粟雨。
起持卮酒嘱诸君,不醉卿何苦。忍负清光如许。
还共向、天街小步。归来庭院,河汉西斜,阶虫相语。
绣榻花关,记当日、轻涂嫩洒。
曾有个、蛾眉蝉鬓,低头深拜。
捧砚焚香舒小影,为他题咏增慷慨。
猛回头、早是廿年前,真堪骇。清扬句,今犹在。
繁华梦,今难再。破丹青留得,文魔笔债。
光景尽随流水去,江山原是桑田海。
算百年、三万六千场,休惊怪。
前身姑射,向琼闺弄影,别具风雅。
携得玲珑五色笔,胎息文家支派。
雨后修篁,风前丛筱,十指淋漓写。
裴□尺素,墨香宛宛萦惹。
况复缛颊丰头,十分端丽,富贵花相亚。
合受人间清艳福,压倒闺房林下。
妆不全描,容含半笑,望里尤潇洒。
几时真个,许侬一接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