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山杂咏二十首·其二》
《入山杂咏二十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竹杖随身任我移,袈裟搭在矮松枝。

青山处处容吾住,欲著茆檐便不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宜(bù yí)的意思:不适宜,不合适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随身(suí shēn)的意思:随身指的是随身携带、随身带着的意思。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悠然自得地漫步于山林间的情景,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首句“竹杖随身任我移”,以竹杖为引子,形象地表现了僧人行走在山林中的自由自在,竹杖仿佛成为了他与自然沟通的媒介,随心所欲,不受拘束。

次句“袈裟搭在矮松枝”,进一步展示了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袈裟轻轻搭在矮松枝上,既体现了僧人的朴素与淡泊,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尊重。

第三句“青山处处容吾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青山作为背景,不仅提供了居住的可能,更象征着广阔无垠的精神家园,让诗人感到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安宁。

最后一句“欲著茆檐便不宜”,则在前文铺垫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思考:虽然青山处处可以安身,但若真的要建造茅屋居住,似乎又不太合适。这或许是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如何保持一种超脱的态度,不被物质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飞云岩

飞云岩立翠千重,草草登临日下舂。

莫信人间惟五岳,须知天末有三峰。

秦灰汉垒群仙宅,云阵花幢古佛踪。

如此奇山谁领略,曾无七十二家封。

(0)

暮春同于桐江汪钟如吴五崖游张氏园晚过啸公房并蒲浪·其一

切城最苦名园少,觅路幽寻古寺隈。

扫径何曾嫌客过,入门忽漫见花开。

亭边小沼春泉响,衣上新泥燕子来。

茗碗棋枰消永昼,不妨随意坐莓苔。

(0)

书沈石田诗集后

石翁不羁人,腾踔诧豪唱。

阖闾佳山水,怀抱足幽旷。

修竹丛一轩,湖光枕清漾。

陶谢快同游,述作劳意匠。

海内走盛名,脱略睨卿相。

翛然八十年,布衣得无恙。

追昔仁宣间,词场声价壮。

乃知出与处,遭时乃有当。

瓟庵平生交,拟之陆鲁望。

(0)

答唐济武太史用来韵

夜凉静听秋声起,篱外草虫鸣不止。

挑镫坐对松影寒,明月乍出疏林里。

少年华发惊时节,便欲学仙归贝阙。

十载劳心思探珠,半生失计空磨铁。

神仙何必厌妻子,秦楼弄玉随箫史。

织女黄姑会有时,别床异被徒为尔。

先生闻道何其早,红尘莫惜知音少。

须从火底现莲花,肯向秋原同腐草。

与君试访殷七七,至道不烦惟守一。

天台有路度石桥,水流定泛桃花出。

(0)

兵远

绝壑谁堪此旦昏,可怜垂老负儿孙。

兵遥已被烽烟苦,家在宁忘耕凿恩。

惊鸟宿林啼夜雨,荒村留月觅余魂。

天狼未殒时多难,收得郊原老泪痕。

(0)

送九兄羹湖之蓼

干戈满目未休兵,负笈劳劳独远行。

驿路草深官柳细,板桥露白客装轻。

已怜鸿雁三秋别,莫动鲈鱼千里情。

君到蓼城应念我,屋梁有梦月华明。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