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乱 后 过 流 沟 寺 唐 /白 居 易 九 月 徐 州 新 战 后 ,悲 风 杀 气 满 山 河 。唯 有 流 沟 山 下 寺 ,门 前 依 旧 白 云 多 。
- 注释
- 九月:指农历九月,秋季的月份。
徐州:地名,古代的一个城市,现在是中国江苏省的一部分。
新战:刚刚发生的战斗。
悲风:令人悲伤的风,这里象征战争带来的凄凉气氛。
杀气:形容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气氛。
满山河:遍布整个山水之间,形容范围广大。
流沟山下寺:流沟山脚下的寺庙,具体地点可能是指古代徐州附近的一座寺庙。
依旧:依然,和以前一样。
白云多:形容寺庙周围的环境宁静祥和,与世无争。
- 翻译
- 九月在徐州经历了一场新的战争之后,凄凉的风和肃杀的气氛充满了山河。
只有流沟山下的寺庙,门前仍然白云缭绕,一如既往。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乱后过流沟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战后的悲凉心境,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受。
"九月徐州新战后,悲风杀气满山河。" 这两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毁灭与凄凉。九月,秋意浓重,而徐州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战后的景象无疑是破败和萧瑟。"悲风" 和 "杀气" 形容了那种令人心痛的氛围,它们如同实质的东西,充斥在山河之间,让人感觉到一种深刻的哀伤。
"唯有流沟山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 这两句却描绘了一种超然世外的宁静。这座位于流沟山下的寺庙,在战乱中幸免于难,它的存在仿佛是时间的一处停滞。在这里,门前的白云如同往昔,依旧飘逸,无忧无虑,这与战后的悲风杀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破坏自然和人间美好事物的哀叹,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超脱红尘、寻求心灵寄托的向往。白居易以其特有的平实风格,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融入简洁明了的诗句之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殷虚白
我遇銮江髭未生,君年长我才二龄。
春风桃李各明媚,繁华那解伤凋零。
一回相见色渐槁,我今已是秋蓬草。
纵有馀閒作远书,临缄怀抱嗟潦倒。
忆君曾为博士员,执经几向文宫前。
忽然不乐事佔毕,解却青山多醉眠。
人生岂直求温饱,古人意气凌穹昊。
富贵由来带险巇,江山何处无文藻。
计年君已五十强,我卧田园十九霜。
江南江北人千里,雁去雁来天一方。
今年忽睹阿兄面,对饮思君君不见。
临行漫写思君辞,何日握手如平时。
迢迢江水去不住,早晚音书双鲤知。
萧体乾谈江州陈氏柳堤
昔年车马游江州,曲堤深巷多高楼。
楼头捲帘逢暮秋,匡庐翠影沈江流。
当时把酒生太息,人世纷纷竟何极。
遥指鸡鸣杨柳中,此处移家贫亦得。
萧郎客此二十春,为道馆人身姓陈。
太丘先业付诸子,吴椽污名未到身。
躬耕秫田性善酒,酒酣击缶为亲寿。
每爱溪烟著柳多,每当春暮留宾久。
我闻此语动夙心,相烦此去为传音。
他年倘入天池路,欲向堤边惜柳阴。
长安
东井应天文,西京自炎汉。
都城北斗崇,渭水银河贯。
千门旧宫掖,九市新廛闬。
云生百子池,风起飞廉观。
桥边拜单于,阙下俘可汗。
武将把雕戈,文人弄柔翰。
遗迹俱烟芜,名流亦星散。
愁闻赤眉入,再听渔阳乱。
论都念杜笃,去国悲王粲。
积雨乍开褰,凄其秋巳半。
惆怅远行人,单衣裁至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