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读谁氏书,庭开几株菊。
尔归语细君,涤圃秫须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田园风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心境。开篇“我家平湖边,碧水豁清目”两句,设置了一幅恬静的画面,其中“碧水”和“豁清目”生动地展现了湖边的宁静与美丽。
接着,“儿读谁氏书,庭开几株菊”两句,透露出诗人家中有书香气息,同时也种植着菊花,这些都是古代士人隐逸生活的常见象征。这里“谁氏书”未明指具体是哪位先贤之作,但可知是某部经典或文学作品,反映了诗人家庭的文化氛围。
“绿笋可曾抽,银鱼想当馥”两句,则是对家园生活的一种美好憧憬。这里的“绿笋”和“银鱼”,分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以及水中生灵的活力,而“曾抽”与“当馥”则表达了一种期待与希望之情。
最后,“尔归语细君,涤圃秫须熟”两句,似乎是在对远方归来的亲人诉说着家园生活的安宁与美好。这里的“细君”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亲人或知己,而“涤圃秫须熟”则是对田园劳作的一个温馨描写,展现了农事已经进入收获季节,家庭经济的充裕。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家园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归隐田园、超脱尘世的心境。诗中的意象清新淡雅,语言朴实而不失优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小园一夜西风急,羁怀更添寂寞。
败叶敲窗,清寒惊梦,顿起闲愁万斛。
鸥盟摇落,况雁序无多,又分南北。
自拥罗衾,静看冷月透帘幕。
霜毫写就新句,但知音别后,谁和新曲。
灯暗砧残,天空籁静,听尽千山落水。
柔情难托,怅拾翠吟红,旧时行乐。
回首前游,几人能再续。
春信又今年。柳絮飞绵。去年曾记晚莺天。
替检青梅头上戴,镜里移肩。别后感瑶笺。
心地谁怜。红罗斗帐薄如烟。
夜夜为伊长梦见,风雨河边。
窈窕文窗,朦胧花影,无聊旧径重游。
草绿闲阶,珠帘不上银钩。
无情垂杨自碧,弄丝丝、未解人愁。
记当日,钗虫对剔,细语绸缪。惆怅而今两地。
望盈盈一水,难泻离忧。徙倚江亭,教人错认行舟。
一幅芸笺欲寄,劝加餐,难觅庚邮。
频屈指,倚风前、惟盼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