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侍 亲 劳 监 游 雪 峰 宋 /李 曾 伯 一 水 横 桥 碧 作 弯 ,两 山 排 闼 以 城 环 。寺 居 野 色 烟 光 外 ,春 在 人 情 物 意 间 。点 检 花 稍 香 浅 浅 ,摩 娑 苔 刻 字 斑 斑 。门 前 车 马 空 来 去 ,云 自 无 心 鸟 自 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斑斑(bān bān)的意思:形容颜色斑驳、多样。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点检(diǎn jiǎn)的意思:点检是一个指责他人错误或缺点的成语,意思是发现并指出问题。
横桥(héng qiáo)的意思:指横跨在河流或峡谷上的桥梁,也用来比喻能够解决难题或克服困难的手段或方法。
刻字(kè zì)的意思:指在物体表面上雕刻文字或图案。
来去(lái qù)的意思:表示人或事物的到来和离去。
摩娑(mó suō)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互摩擦、碰撞的声音。也用来形容人们争吵、争执的场面。
排闼(pái tà)的意思:指门前有人排队等候。
前车(qián chē)的意思:指以前的事例或教训,作为后人的借鉴。
浅浅(jiān jiān)的意思:表面浅薄,缺乏深度。
情物(qíng wù)的意思:指与情感相关的物品或事物。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物意(wù yì)的意思:指言辞或行为所表达的意思或含义。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烟光(yān guāng)的意思:烟雾弥漫的光亮。形容景色美丽壮观,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光辉短暂。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寺庙景象,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一水横桥碧作弯,两山排闼翠成环。” 这两句以清新隽永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水抱寺庙、山环桥梁的画面。其中,“一水”指的是横贯全景的一条河流,它在碧绿中蜿蜒曲折,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弧线;“两山排闼翠成环”则形象地描绘了两座山峰像城门一样耸立,它们以青翠的色彩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一个自然形成的圆圈。
接着,“寺居野色烟光外,春在人情物意间。”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和春天美好的感受。寺庙位于山野之中,远离尘世,这里的“野色”是指那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颜色,而“烟光外”则意味着超脱于平凡世界之外。诗人觉得春天不仅存在于自然界,更深植于人们的情感和物象中。
“点检花稍香浅浅,摩娑苔刻字斑斑。”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细心观察花朵的行为,以及对古树上苔藓生长及刻有文字的欣赏。其中,“点检”意味着细致地检查,“花稍香浅浅”表现出诗人对花香的感受是淡雅而不张扬;“摩娑苔刻字斑斑”则描绘了古树上的苔藓生长和自然形成的文字纹理,展现了时间的痕迹。
最后,“门前车马空来去,云自无心鸟自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寺庙门前的宁静景象的感受。尽管外界有车马穿梭,但在这里一切显得平和而淡定;“云自无心”意味着云彩随风飘散,无所挂念,“鸟自还”则是描绘了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似乎都在诉说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庙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磐石张先生还蜀
身居学省中,心驰千万里。
存养岂无方,所念在知己。
忆与子托交,情亲若兄弟。
一旦成睽违,此怀何日已。
浮云起半山,阴停凤台趾。
于我岂无关,见之良足喜。
山川极悠邈,日月迅流晷。
努力赴脩程,去住各有指。
目送隔崇墉,揽涕不能止。
人生大化内,离合固难拟。
云萍会有期,皓首以为俟。
螳螂捕蝉歌
蜘蛛网破蜻蜓走,燕子穿花避鸦舅。
幽人睡起静中观,更有蝉声在高柳。
螳螂捕蝉蝉未知,黄雀又拟螳螂后。
儿童调黐欲黏雀,竿动雀惊儿缩手。
须臾螳螂亦引去,彼蝉蚩蚩得无咎。
世间万事无不然,人或设机天却否。
莫将閒虑挂眉头,不如且进杯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