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语绝句·其四十四》
《论语绝句·其四十四》全文
宋 / 张九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以毋为绝绝非毋,自谓门人见处疏。

若使圣人真个绝,不知毋理却何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见处(jiàn chǔ)的意思:见识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绝非(jué fēi)的意思:绝对不是,决不是

门人(mén rén)的意思:指拜师学艺的学生或门徒。

若使(ruò shǐ)的意思:如果,假如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真个(zhēn gè)的意思:整个、全部

注释
毋:不要。
绝:绝情绝义。
自谓:自认为。
门人:学生。
见处疏:对我有误解。
若使:如果。
圣人:道德高尚的人。
真个:确实。
毋理:没有道理。
何如:会怎么样。
翻译
不要认为我绝情绝义,其实我只是觉得你们对我有些误解。
如果圣人真的完全不讲情面,那么在没有道理可言的情况下会怎样呢?
鉴赏

此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论语绝句》。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毋”字的反复使用,探讨了圣人与凡人的区别,以及圣人若真绝弃世俗之理,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境界的情怀。

诗中的“以毋为绝绝非毋”,通过自问自答的手法,提出一个问题,即若将“毋”字理解为完全的断绝,那么这种绝对的断绝是否就是圣人所为。这里,“毋”字既有断绝之意,也寓含着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动之意。

接着,诗中写道:“自谓门人见处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门派或学说的理解和认识,即认为自己的学说在当时被视为偏僻或不被理解。这里,“门人”指的是同门师徒或志同道合之人,而“见处疏”则形容他们的学说或主张不受世俗欢迎,显得孤独和偏远。

最后两句:“若使圣人真个绝,不知毋理却何如”,是对前文问题的一种回答。诗人设想如果圣人真的做到了完全的断绝,那么这种超脱尘世的“毋”理,又将如何去理解和评判呢?这里,“真个绝”强调了圣人的彻底与极致,而“不知毋理却何如”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这种境界的赞叹与困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毋”字多重含义的探讨,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高峰的哲学思考,同时也折射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世界。

作者介绍

张九成
朝代:宋

(1092—1159)杭州钱塘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少游京师,从学于杨时。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及礼部、刑部侍郎等职。因与秦桧不和,被谪南安军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研思经学,多有训解。卒谥文忠。有《横浦集》、《孟子传》。 
猜你喜欢

胡夫人出尘庵诗四首·其一

漫说丹砂乞转精,安期瓜大几时生。

会令方寸无荆棘,火枣交梨亦易成。

(0)

韦深道寄苕霅舟中六言五首·其三

韦郎无意剪白,次山亦漫为官。

要遣苕溪风雨,饱君笔下波澜。

(0)

谢曾同季示近作因以为赠

老色秋蒲晚,朱颜玉树春。

年方贾生妙,诗似庾郎新。

黄墓初倾盖,青墩欲买邻。

知君真似舅,笑我作陈人。

(0)

后二日又题一首

家在东湾古渡头,柴扉草阁枕寒流。

无人拟弹能言鸭,有眼那惊不下鸥。

月里踏歌何处社,樽中载酒几家游。

溪南溪北村村水,春雨春风日日愁。

(0)

再赋二首·其二

云暗千家雨,寒生两岸秋。

水翻波入户,人靓玉明楼。

山色遮愁眼,荷香满客舟。

水晶宫里梦,还作此生游。

(0)

河桥晚思三首·其二

雨后津桥饮断虹,暮林重噪一蝉风。

月来烟陇挂玉玦,云向碧天成峭峰。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