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万里黄云戍,已有新霜上铁衣。
- 鉴赏
这首《捣衣曲》描绘了边关将士的生活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鲜明对比。
“一夕凉生秦女机”,开篇以“一夕”点明时间的突然变化,凉意的降临仿佛是大自然对秦地女子心灵的触动,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活的不易。“秦女机”则暗指织布的场景,秦地女子在夜晚劳作,为远方的亲人准备衣物,体现了她们的勤劳与对家人的思念。
“砧声不待雁南飞”,砧声是指捣衣时发出的声音,这里与大雁南飞形成对比,大雁的迁徙象征着自然界的规律,而捣衣声则是人类活动的体现。此句通过声音的对比,强调了边关将士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即使在寒冷的秋夜,他们也无法听到家乡的雁鸣,只能通过捣衣声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谁知万里黄云戍,已有新霜上铁衣。”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边关,描述了将士们在遥远的边防线上,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战争的威胁。黄云戍指的是边防的烽烟,新霜上铁衣则形象地描绘了战士们穿着冰冷铠甲的景象,暗示了他们生活的艰苦和对国家的忠诚。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边关的壮丽景色,也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与牺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边关将士与内地百姓的不同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共同面对的季节变换与情感波动,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敬仰和对和平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少城篇赠别三洲李子
东望少城花满烟,忆君诵诗神凛然。
君有长才不贫贱,李白斗酒诗百篇。
朝回君是同客舍,垂鞭亸鞚淩紫陌。
感君意气无所惜,南寻禹穴见李白。
君今幸未成老翁,忆献三赋蓬莱宫。
汉官威仪重昭洗,迥立阊阖生长风。
况复得之名誉早,歌辞自作风格老。
但觉高歌有鬼神,不知明月为谁好。
我有新诗何处吟,鸣鸠乳燕青春深。
窃攀屈宋宜方驾,颇学阴何苦用心。
即事非今亦非古,反锁衡门守环堵。
唯见群鸥日日来,留连戏蝶时时舞。
柴门杂树向千株,种杏仙家近白榆。
玄圃沧洲莽空阔,金支翠旗光有无。
似闻昨者赤松子,揽环结佩相终始。
江深竹静两三家,云白山青万馀里。
黄金台贮俊贤多,几时回首一高歌。
宴筵曾语苏季子,勋业终归马伏波。
知君未爱春湖色,且将款曲终今夕。
人生几何春已夏,此心炯炯君应识。
似君须向古人求,宿昔一逢无此流。
炯如一段清水出万壑,万壑东逝无停留。
南有龙兮在山湫,听曲低昂如有求。
时俗造次那得致,如今岂无腰袅与骅骝。
君不见蛟之横,出清泚。青冥却垂翅,迢迢隔河水。
君莫笑,骥之子,皮乾剥落杂泥滓。
走过掣电倾城知,万岁持之护天子,英雄有时亦如此。
《少城篇赠别三洲李子》【明·黄佐】东望少城花满烟,忆君诵诗神凛然。君有长才不贫贱,李白斗酒诗百篇。朝回君是同客舍,垂鞭亸鞚淩紫陌。感君意气无所惜,南寻禹穴见李白。君今幸未成老翁,忆献三赋蓬莱宫。汉官威仪重昭洗,迥立阊阖生长风。况复得之名誉早,歌辞自作风格老。但觉高歌有鬼神,不知明月为谁好。我有新诗何处吟,鸣鸠乳燕青春深。窃攀屈宋宜方驾,颇学阴何苦用心。即事非今亦非古,反锁衡门守环堵。唯见群鸥日日来,留连戏蝶时时舞。柴门杂树向千株,种杏仙家近白榆。玄圃沧洲莽空阔,金支翠旗光有无。似闻昨者赤松子,揽环结佩相终始。江深竹静两三家,云白山青万馀里。黄金台贮俊贤多,几时回首一高歌。宴筵曾语苏季子,勋业终归马伏波。知君未爱春湖色,且将款曲终今夕。人生几何春已夏,此心炯炯君应识。似君须向古人求,宿昔一逢无此流。炯如一段清水出万壑,万壑东逝无停留。南有龙兮在山湫,听曲低昂如有求。时俗造次那得致,如今岂无腰袅与骅骝。君不见蛟之横,出清泚。青冥却垂翅,迢迢隔河水。君莫笑,骥之子,皮乾剥落杂泥滓。走过掣电倾城知,万岁持之护天子,英雄有时亦如此。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1367c6912c7d578627.html
石葵歌赠乔都阃
君不见乔将军绕篱多种葵,花开满院香风齐。
画屏掩映珠帘静,白日熹微晓径迷。
峨冠博带称儒雅,宾客雍容列尊斝。
醉时倚剑撑斗牛,豪来落笔窥班马。
扁舟昨日归五湖,鱼丽空留江上图。
凌云壮志应长在,向日丹心迥不孤。
三边戎马多骄气,河套烽烟二千里。
好驰十万横匈奴,勒石燕然报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