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册(āi cè)的意思:指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悲伤、痛苦或失望,抒发心中的愤怒、悲痛之情。
承恩(chéng ēn)的意思:接受恩惠,承受恩德。
登枢(dēng shū)的意思:登上门扇的横梁。
汾曲(fén qǔ)的意思:指音乐或诗词中的曲调或音调。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棺敛(guān liǎn)的意思:指将尸体放入棺材中,合葬在同一个地方。
衮衣(gǔn yī)的意思:形容衣服华丽、豪华。
继承(jì chéng)的意思:接受前人的遗产或传统,继续发扬下去。
家相(jiā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与其家庭背景相符合或相似的现象。
金刻(jīn kè)的意思:形容字迹工整、刻画精细,也比喻文章或书法写得非常好。
九原(jiǔ yuán)的意思:指九个原始的草木丛生的地方,也指原始的状态。
礼秩(lǐ zhì)的意思:礼貌有秩序,指遵守礼仪、有秩序的行为举止。
连三(lián sān)的意思:连续三次
名家(míng jiā)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具有卓越才能、高超技艺的人。
清规(qīng guī)的意思:清规指的是清晰明确的规矩和纪律。
三府(sān fǔ)的意思:指三个官署,即国家的三个最高行政机构。
素履(sù lǚ)的意思:指未经修饰的鞋子,比喻人的品行纯朴、不加修饰。
相国(xiàng guó)的意思:相国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指的是辅佐君主的高级官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出众,有能力辅佐君主治理国家。
雄文(xióng wé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文章内容雄壮豪迈,气势磅礴。
彝鼎(yí dǐng)的意思:指古代的彝族人民使用的一种烹饪用具,用来烹调美味的食物。比喻人才出众,有才华。
一门(yī mén)的意思:指某种特定的学问、技艺或学科。
葬仪(zàng yí)的意思:指丧葬礼仪,也用来形容事情的结束或结束的样子。
- 翻译
- 出自汾曲的著名家族,孙氏子孙显赫,继承了相国的荣耀和恩典。
他晋升中枢要职,家族荣誉与官位相连,一门之内功绩显赫。
去世时,身穿华丽的礼服,哀悼册文独特,出殡仪式庄重。
遵循清廉家风,朴素生活,名声永不会被遗忘,他的丰功伟绩铭刻在金色的墓志铭上。
- 注释
- 汾曲:地名,可能指汾河地区的一个文化或贵族聚居地。
相国孙:指曾任相国的孙氏家族成员。
枢铉:古代官职,比喻中央决策核心。
彝鼎:古代祭祀用的器物,象征显赫地位和功绩。
棺敛:下葬前的装殓。
班剑:古代官员出行的仪仗,象征身份地位。
清规素履:清廉简朴的生活方式。
金刻雄文:用金子镌刻的文字,表示对逝者的尊崇和纪念。
九原:古代对坟墓的称呼,代指墓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太师中书令王公所作的挽辞第二首,表达了对王公家族显赫地位和卓越功绩的敬仰,以及对其逝世的哀悼之情。首句“汾曲名家相国孙”点出王公出身名门,祖上曾是相国,显示出家族的荣耀历史。次句“翊登枢铉继承恩”赞扬王公本人在朝廷中位高权重,深受恩宠。
“旂章礼秩连三府”描绘了王公在国家礼仪制度中的崇高地位,涉及多个重要官署。“彝鼎功名载一门”进一步强调王公家族的显赫,不仅个人功勋卓著,且家风传承,一门英烈。
“棺敛衮衣哀册异”描述了王公的葬礼,使用了华贵的礼服和特殊的哀册,显示了对逝者的尊崇。“路驱班剑葬仪存”则写出行葬队伍的威严,体现了王公生前的荣耀。
最后两句“清规素履知无晦,金刻雄文贲九原”是对王公品行的赞美,他一生遵循清廉简朴的准则,即使死后,他的美德和丰功伟绩也将永垂不朽,如同镌刻在金色铭文中,光照九泉之下。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哀思的挽诗,展现了王公生前的显赫与身后之荣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松云二士图
晴霭翠纷纷,春桥水乍分。
山家在何处,松外万重云。
幽石暖差差,苔华绿渐滋。
不辞同晚步,溪上有新诗。
碧嶂猿声后,清宵鹤思前。
孤亭群树底,堪与坐谈玄。
满地写松阴,元芝拟共寻。
樵踪浑不见,知得此山深。
相识更相逢,前山此路通。
桃烟连幕翠,只在白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