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成寐(chéng mèi)的意思:指人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快速入睡或沉睡。
迩来(ěr lái)的意思:指近来、最近的一段时间
良已(liáng yǐ)的意思:指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的人。
明前(míng qián)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前的时期或状态。
前除(qián chú)的意思:指事前排除或消除可能的困难、障碍,预先做好准备。
且复(qiě fù)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尚未结束,还会继续发展或变化。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万虑(wàn lǜ)的意思:形容忧虑繁多,心事重重。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微疾(wēi jí)的意思:微小的疾病或不适
闲居(xián jū)的意思:指安闲自在地居住或生活,没有烦恼和忧虑。
夜阑(yè lán)的意思:夜晚深沉,天色已经完全黑暗。
隐几(yǐn jǐ)的意思:隐瞒真相,掩饰事实。
又复(yòu fù)的意思:再次复发或重复出现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翁叔元的《病中杂述二首(其一)》描绘了作者因小病得以闲居的生活情景。首句“迩来有微疾,遂得身闲居”表达了因小病带来的意外的宁静时光。接着,“隐几发清思,且复亲诗书”写作者在静谧中沉思,重拾阅读的乐趣,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夜阑不成寐,落月明前除”描绘了夜晚难以入眠的情景,但明亮的月光洒在门前,增添了诗意的氛围。诗人通过“渐觉万虑捐,往往见太虚”表达心境逐渐平和,杂念消散,感受到宇宙的广阔与深邃。
最后两句“多恐疾良已,此念又复初”流露出对疾病好转的期待,同时也暗示着即使身体康复,他仍会保持这份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诗书的亲近。整首诗以病中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大像
□□未生时,先有此石岩。
一从下生已,□□□□□。
初发混沌窍,吐尽龙宫函。
嗟□□□□,巍坐当空嵌。
按足大地动,□□□魔芟。
丹青架楼阁,仅免苔藓缄。
上方见顶相,下方仰裙衫。
谁如福智人,独脱神鬼监。
龛灯集烟耀,天花坠云衔。
我行岂不遥,迫此十口馋。
叩门觅津梁,忽睹大力帆。
善哉此方俗,不解走巫咸。
仰佛何拳拳,盥佛何掺掺。
灵石兆三生,神感浃至诚。
我出唁佛语,谁能知圣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