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今携锡下孤峰,似闻猿鸟含愁容。
《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其四》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常住(cháng zhù)的意思:常年居住,不离开。
愁容(chóu róng)的意思:指面容憔悴、忧愁的表情。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含愁(hán chóu)的意思:含有忧愁、忧伤之情感。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为言(wéi yán)的意思:为别人说话或发表意见。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总相(zǒng xiāng)的意思:总的来说;总体上看
东西南北(dōng xī nán běi)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全部、全面。也可指物品、事物的全部。
- 翻译
- 如今老师手提锡杖下山峰,仿佛听见猿鸟带着忧愁的声音。
为何不告诉我你常常在此停留,无论东西南北,我们总会相遇。
- 注释
- 师:指代老师。
今:现在。
携:携带。
锡:锡杖,僧人出行的工具。
孤峰:孤独的山峰。
似:好像。
闻:听见。
猿鸟:猿猴和鸟类。
含愁容:带着忧愁的表情。
胡:为什么。
为:为了。
言:说。
我:我。
常住:经常停留。
东西南北:指方向,也象征着广阔的空间。
总:总是。
相逢:相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所作的《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一幅送别场景,师者带着锡杖下山,仿佛能听见哀愁的猿鸟之声。诗人询问对方为何不告诉他常住之处,暗示无论宗泰去到哪里,他们总有重逢之时。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对友人的关切与离别的淡淡哀愁,体现了宋诗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