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苏新男司训·其一》
《挽苏新男司训·其一》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瘴海归骨家山旅魂

问程指绿水,行哭青门

薄身同弃,人亡道不尊。

从来生死地,交谊不须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薄身(báo shēn)的意思:指身体瘦弱、体态单薄。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归骨(guī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骨灰归土,回归本位,也比喻事物回归本质或原始状态。

家山(jiā shān)的意思:家乡的山

交谊(jiāo yì)的意思:相互交流、相互交往的友谊。

来生(lái shēng)的意思:指来世、来世的生活。

旅魂(lǚ hún)的意思:旅行的心灵和精神

青门(qīng mén)的意思:指官场政治的入门之处,也可以表示官场的起步阶段。

亡道(wáng dào)的意思:指失去道德修养,行为败坏、堕落的状态。

行哭(xíng kū)的意思:指人们行走时哭泣,形容处境困难或不幸。

瘴海(zhàng hǎi)的意思:瘴海指的是瘴气弥漫的海洋,也比喻充满危险的环境或困难重重的境地。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句“瘴海聊归骨”,以“瘴海”象征逝者生前经历的艰难困苦,归骨则暗示生命的终结,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接着,“家山尚旅魂”一句,将逝者魂魄与家乡联系起来,表达了对逝者灵魂的牵挂与思念。

“问程指绿水,行哭向青门。”这两句描绘了送别场景,绿水代表清澈的河流,青门则是古代长安城的东门,这里用以指代逝者前往另一个世界的路途。行哭则形象地展现了送行者在逝者离去时的悲伤与不舍。

“宦薄身同弃,人亡道不尊。”这两句揭示了对逝者生前遭遇的感慨。宦薄意为官场地位低微,身同弃则暗示了社会地位的被忽视或遗弃;人亡道不尊,则表达了对逝者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尊敬与怀念,即使人已逝去,其高尚品德依然受到推崇。

最后一句“从来生死地,交谊不须论。”总结全诗,强调了生死面前,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不应被评判或计较。这句话体现了对逝者深厚情感的尊重,以及对友情价值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寓意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敬仰,同时也传递出对友情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幸天宁寺

空濛为洗竹,风过惜残梅。

鸟语当阶树,云行动早雷。

晨钟接豹尾,僧舍踏芳埃。

更觉清心赏,尘襟笑口开。

(0)

南巡舟行会通河杂咏四首·其四

案读临清流,澄怀夕景悠。

敕几逢事少,吟咏敢忘忧。

(0)

渭河见终南山

渭水自萦纡,秦川喜清旷。

山势何岧峣,经过绝尘坱。

马首见层峦,直插青霄上。

云际有飞泉,朝光明画嶂。

石险登临难,心寒不可量。

太乙本仙源,天都聊骋望。

岁岁松柏林,遐睇心神畅。

问俗戒征途,便欲慰幽访。

(0)

虎丘

秀壁名吴水,悬萝接紫霞。

仁风期大吏,厚俗止纷华。

停辇舆情问,开轩畎亩赊。

笙歌陈勿用,意使尽桑麻。

(0)

赤城

慈宫曾驻此温泉,展转依稀廿五年。

今日征途冰未解,当时冻岭雪还全。

渐近边关风土别,长驱旌旆岳山连。

孤城寒重深宵静,敢卜龙沙奏凯旋。

(0)

谕浙省将吏军民

省方浙西东,山川极遐瞩。

兹晨当回銮,谆谆一相勖。

军民贵安和,文武须联属。

息忿可无争,守分在忍辱。

日使讼庭閒,愚民免械梏。

奢侈尤当惩,繁华莫恣欲。

俭乃保其富,素履各敦笃。

惟令教化兴,益见闾阎足。

诸吏宜勉之,期归淳朴俗。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