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秉钺(bǐng yuè)的意思:拿着权杖,掌握着权力。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何堪(hé kān)的意思:形容遭遇困境或不幸时,感到无法承受或难以忍受。
绝域(jué yù)的意思:指非常偏僻、荒凉的地方。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三军(sān jūn)的意思:指军队,特指三军。
上将(shàng jiàng)的意思:指军队中最高的军衔,也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地位最高的人。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梯航(tī háng)的意思:指人们争先恐后地登上船或飞机,比喻追求成功或进步的竞争激烈。
铜柱(tóng z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支撑物或人。
投戈(tóu gē)的意思:指放下武器,投降或改变立场。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遥传(yáo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或消息远距离传递,传播到遥远的地方。
重译(chóng yì)的意思:
[释义]
(1) (动)经过多次翻译。
(2) (动)重新翻译。
[构成]
偏正式:重〔译中朝(zhōng cháo)的意思:指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表示两国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杼轴(zhù zhóu)的意思:杼轴是指纺织工具中的纺轴和纺杼,比喻人的心思、计划或事物的中心。
奏凯(zòu kǎi)的意思:指战胜敌人,取得辉煌胜利。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和大宗伯陈公闻倭寇遁归我师追击尽复朝鲜之地志喜韵》描绘了明朝将领在边境大胜倭寇的场景。首句“遥传上将临边日”展现了将领的威严与战争的到来,紧接着“秉钺登坛杀气销”象征着战事的紧张与杀伐之气的消散,显示出胜利的初步迹象。
“万虏投戈归绝域”进一步描述敌人的溃败和投降,显示出我军的强大和威慑力。“三军奏凯彻中朝”则传达出全军凯旋,捷报传至朝廷的喜悦气氛。接下来,“梯航未必来重译”暗示了通过海路的和平交流,而非军事征服,彰显了明朝的仁德之师形象。
“杼轴何堪尽戍辽”表达了对边疆守卫的忧虑,但也反映出国家对边防的重视。最后两句“太史直悬千古笔,扶桑铜柱转岧峣”以历史的角度,赞美陈公的功绩将被后世铭记,同时借“扶桑铜柱”这一典故,寓意着版图的稳固和边疆的永久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昂扬的气势和深沉的历史感,歌颂了明朝军队的英勇和胜利,以及对和平与边疆稳定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